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回复: 14

[散文] “璺”字说

[复制链接]

73

主题

623

回帖

5847

积分

天山茗客

积分
584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本帖最后由 舍予云尔 于 2025-10-18 14:25 编辑


“璺”字说
    有一句熟语,如果说某人追根索源一个问题,往往说:“打破沙锅问到底。”其中“问”字是“纹”的谐音转义,是锲而不舍,追根问到底的意思。“纹”字使前后语义合理,否则“打破沙锅”和“问到底”就没有逻辑联系了。
    可是你知道吗,这个“纹”字是“璺”的异体字。“璺”在简易《新华字典》的第471页右排第四个字,念“wèn”,用常用字“纹”代替的时候,“纹”也就读第四声了。久而久之,这个“璺”字就很少人光顾,成了生僻字,甚至许多人都不认识了。不信你去问问别人,看有几个人认识“璺”字?
    “璺”的本义是陶瓷、玻璃、玉器等器具上的裂痕。当裂纹里外一致时称“璺”;当璺裂伤在口部而又里外一条线的称为“冲口”。
    璺可以是人不慎造成,也可以是有意制造的。有璺的瓷器轻敲时,由于尚不改变其固有的振动频率,因此听起来的振动音高不变;如果重敲,振动频率改变,振动频率变化,听起来音哑有了杂音。称为“重璺”,可以用来鉴定器物有无裂璺。
    “璺”字如果细拆,据说可以拆出20个字来,为拆字游戏的一例,本文不详及。这里只说说它作为对联中使用为“玻璃字”的可能性。
    玻璃字是一个汉字按“中垂线左右对称”的字。按惯例,玻璃字不是单指简体字,而是以繁体字为基础,而且不止限定于现代通行的“宋体、楷体、黑体、幼圆”等字型,其范围可以放宽到异体字,字体包括“隶书、小篆、金文,”甚至甲骨文等体(当然,这些特殊的字体,一般都加以注明。),而且字型的笔画,忽略:左竖、右竖勾(如“同”);左撇、右捺(如“八、大、”);左撇、右弯勾(如“风、凰”);左点、右撇(如“半”);向左小撇、向右小横(如“興”);左点、右折勾(如“霄、宵”);……等等小的笔画差异。
    例如,全由玻璃字组成的“玻璃对”:
   
山中日出,林间美景千峦寞;(“间”繁体为“間”
    水里风来,月下寒光万木榮。(“万”繁体为“萬”
又:
    风雨同舟,直入云天当一笑;(“当”繁体为“
    夫妻共伞,齐安山水至百春。(“妻”篆体中从“曰”
    “璺”字在古籍中,还有四个异体字,打不出来,只能截图在下(下图后四个),与现代楷体(左第一个)的比较:



    从上面第四、第五两个以“金”为底的异体字来看,这个字确实属于玻璃字。但前三个都以“玉”为底,由于多一点,看似不符合对称的定义,但如果从金文、小篆,乃至甲骨文来看,玉也完全是轴对称的:


     但“玉”这个字很有意思,它的许多体式确实不够轴对称。
    “玉”是什么?“玉”是古人重要的装饰品。因为其稀缺、贵重,不是贫民百姓都能具有的。最初只是“大王”腰上的一个“配饰”。悬在腰间,以显示他地位的尊贵不凡。因其难得,就是大王也只能佩戴一块“玉”。此时整个人的形象,因此就不是轴对称的了。从上图右可见,用甲骨文、金文对比,也很有意思。甲骨文的“王”不过是一个双脚撑开的人的形象,而一旦戴上了“玉配饰”,就“通天贯地”了;金文的“王”和“玉”,形象本差不多,但一旦戴上了“玉配饰”,就“顶天立地”稳当多了,立刻叫人肃然起敬。会意之“志”,十分明显。
    就此,说了点“璺”字的探究,供你一哂,不知认可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7金币 +62 收起 理由
筱亭 + 8 赞一个!
月婵 + 10 赞一个!
微尘 + 8 赞一个!
咕咚来了 + 10 赞一个!
山里娃 + 8 赞一个!
蓝朵1111 + 8 赞一个!
书香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93

主题

1万

回帖

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014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
知识渊博,有理有据,生僻字离现实生活远了。

83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5639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青岛
我不懂。学习了。赞佩你这位古文字专家的介绍。
蓝朵欢迎你的到来!

65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79311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陕西
有理有据,赞同您的解说。
中国的文字确实很有讲究,里面有着丰富的文化知识。

129

主题

3万

回帖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0259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北廊坊
专门研究文字,高深!

129

主题

3万

回帖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0259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北廊坊
百度一下:
关于成语的字形演变存在三个关键节点:
1.原始形态为"打破砂锅璺到底","璺"特指器物裂纹。
2.明清时期因口语传播出现"问"替代"璺"的谐音变体。
3.现代汉语规范将"沙锅"统一为"砂锅",确立现行标准写法
与异形成语"打破沙锅问到底"属同源关系,二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均被收录,但"砂锅"因更符合陶器材质特征而成为推荐词形 。

741

主题

3万

回帖

15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5473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北石家庄
欣赏了你的佳作——“璺”字说,赞一个!

151

主题

4887

回帖

2万

积分

蓬莱仙人

积分
2942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欣赏老师佳作,我没学习过古文,一窍不通,您的帖子让我们长知识了。谢谢!

772

主题

2万

回帖

1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0295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嗯,写诗词,老师都让我们离生癖字远一点。

525

主题

5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67515
发表于 前天 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这个字我就不认识!谢谢老师的讲解,学到知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离退休论坛 ( 浙B2-20100176 )

GMT+8, 2025-10-21 22:47 , Processed in 0.0750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