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先生 于 2025-9-2 09:20 编辑
我是1965年在位于大连路130号上海新华印刷厂翻三班制实习劳动一年,正值该厂搞“四清”运动,学校要求我们跟随所在班组和工人师傅一起参加他们学习。早班在下班后;中班在上班前;夜班考虑到辛苦,就不学习。一般都是一个小时,基本上都很守时,从未有人缺席,毕竟是政治学习,这在当时是不能马虎的。 第一次参加班组活动,很是新奇。开会时,由班组长宣布,然后读报,这个任务基本上都是我们实习生朗读。想来有点奇怪,读报都是用普通话,工人师傅感觉有时听不懂,于是用上海话略加翻译。待朗读完毕,班组长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言,并且每个班组都有一本记录本,上面记录着发言的内容。这个发言记录执笔者,自然落在我的身上。虽然不可能把每个字都记录下来,但大致内容还是记录清楚的,待会议结束交给班组长。 记得很清楚的是,那时正值四清运动,厂里有一个四清工作领导小组。每个班组开会都会有工作小组里的成员一起参加,她们关注每一个人的发言内容。想不到的是参加我们班组的工作小组成员,我都认识,就是我原来职校班级的上一届同学。看着她们一本正经严厉的表情,连我曾经作为同一个班级的同学都当陌生人一样,而我则以为她们是至高无上领导的地位,岂敢与之打招呼说话?只能缩在角落,真有点审判者与被审判者的态势。轮到自己表态的时候,嗫嚅着两片嘴唇,跟随大家怎么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毕竟是学生呀。更想不到的是时隔一年后,她们俩与我竟然先后都被分配到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厂的印刷车间,成为同事,只是互不往来,也不说话,当年的人与事不复存在。 被分配到新的单位后,我依旧参加班组学习,只是我写的一手端正的字很快离开印刷机车工作被领导看中开始从事统计工作这个新工作岗位。 此贴是受到我即将参加睦邻阅览室读报组活动所引起的回忆写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