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工人 于 2025-8-5 19:36 编辑
看电影《南京照相馆》感想 我和孩子一起去看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感慨万千,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在那里读书生活过,那里的一草一木我都非常熟悉。不仅仅是因为这部电影讲了“南京大屠杀”,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表达的内容,表达的思想,铭刻于心。 南京大屠杀在历史书上只有单薄的几页内容,但是这部电影《南京照相馆》,却瞬间就带我们走进了1937年12月南京这个“人间炼狱”。 电影选择了两个视角在叙事。一个视角就是王传君饰演的日军翻译官。他虽然是中国人,但是他一直觉得和日本人关系不错,日本人给他糕点吃,给他通行证。所以跟随这个日本走狗的视角,我们看到了无数个残杀中国人的现场镜头。令人震撼:第一个就是秦淮河外面。这个翻译官拿着喇叭大喊着要自己的同胞他们有秩序的往秦淮河边上走。当所有人都被逼到了秦淮河边上时,他立马就背过了身去,捂着耳朵等着日军对南京市民的大屠杀。人命像韭菜一样被收割,秦淮河变成血水。另外一个画面就是,日本兵嫌弃小孩太吵,冲过去就把襁褓里的小孩给摔死了。而王传君饰演的翻译官还走过去把孩子抱起来,要求继续配合拍照宣传时。整个画面带来的强大冲击力。看到这样的画面,是瞬间就能够让人痛心的啊! 另外一个视角就是照相馆艰难求生那群人了。照相馆里原本藏了金老板一家四口,后来又来了一个邮差,再后来戏子带着一个当兵的躲了进来。这6个人躲在照相馆里,最后一个个赴死,最后一个个牺牲。这种老百姓的视角,很真实,很有冲击力。 其实这部《南京照相馆》除了叙事上值得观众叫好,另外一个点就是这部电影表达出来的“勇气”的精神也让人共鸣。所谓勇气,就是明知道必死的结局,还一往无前。片中那个藏在照相馆的国军士兵就做到了。他明知道冲出去干掉那个日本军人是死路一条,挂在军车的底下,当破旧的铁皮从他后背划过,他没有选择逃命,没有选择自保。拿起石头,砸死了那个日本兵。这就是真正的勇士。 全片真正让我忘怀是,那个小姑娘说着还有很多很多地方没有去。而他的爸爸金老板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他们一夜看遍中国大好河山,那就是用假的画布。从北京,到天津,从长城到西湖。一页页划过,一页页都是我华夏大好河山。在最后照相馆内的人一起喊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时。真的只有中国人才有的情怀瞬间就涌上心头了。 最让我难忘的一个镜头,就是刘昊然饰演的邮差阿昌为主线,讲述了躲在照相馆里的7位平民为了寻找逃出南京城的机会,不得不跟日军的摄影师伊藤秀夫合作,帮助日本军人冲印胶片,但在目睹了日本兵的暴行后,他们的抗争意识和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最后决定要把这些照片带出南京城。这群原本只想活命而避难于照相馆的普通人,在看到日军残忍的屠杀罪证照片后发现了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于是他们团结起来,他们从“想自己活下来”到“想让罪证底片留下来”的转变也传递出中国人在绝境中团结御敌的精神内核,这种民族精神让人感动。 日本兵的刀刺进刘昊然的胸膛,他对那个日本兵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永远不可能是朋友,不可能..”因为片中那个日本兵,一直在说“朋友”二字,他哪里是什么朋友啊,把自己侵略的行为美化成帮助,把自己杀人放火的行为,还美化成友好。这就是这部电影最终表达的主要思想,是想告诫后人的话。 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些细节引起我的注意,比如邮差的编号是1213,片中反复提了几次。想了半天才明白过 来:其实这个1213,就是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可见编剧其用心精巧之处啊! 看完电影“南京照相馆”结束后,剧场突然国歌响起,人们都站了起来,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这才发觉原来自己不是观众,而是幸存者。从影院出来,似乎感觉到心疼痛得说不出话来,一堆堆的尸体,一张张的绝望脸庞,一次次的又模糊着双眼,这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真实的历史剧啊,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绝不允许历史的悲剧在祖国神州大地重演,缅怀先烈,吾辈自强! 2025-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