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董卿提醒我们,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不在于说多少道理,而在于如何管理自己、理解别人。不放纵自己,不苛求他人,是成年人最大的修养。
真正成熟的人,身上往往有一种安静的力量。他们既不轻易放纵自己,也从不苛责他人,而是在规则与宽容之间,找到一条平衡之路。人活一世,最难做到的,不是成就多少,而是始终不失温度和分寸感。
董卿曾说:“对自己,不要太放纵;对别人,不要太苛刻。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如果你自己做不到,就没有理由去过分要求别人。”这是一种自省,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对待人生的高级姿态。
太多人习惯了将高标准施加在别人身上,却对自己放任自流。他们明知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却希望别人事事尽责;明知自己情绪失控,却不能容忍他人多言一句。这样的要求,只会制造人际间的隔阂和冲突。
真正的自律,不是喊口号,而是时时提醒自己:你若想拥有温柔的世界,必须先成为那个温柔的人。你若想获得别人的理解与体谅,就要先学会约束自己的情绪与欲望。
对自己放纵的人,很难赢得真正的尊重。他们在人群中或许能暂时收获掌声,但时间一久,必将被自己的短视与软弱暴露出来。一个不肯自我管理的人,迟早会为自己的“自由”付出代价。
而过于苛责他人,也是一种心理的不成熟。没有谁生来完美,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与生活周旋。我们之所以容易对他人失望,是因为忘了:我们自己,也并不总是让人满意。懂得宽容,不是软弱,而是清醒。你看懂了人性复杂,也理解了彼此难处,于是选择不为难。
人心最怕的,不是忙碌,不是辛苦,而是彼此之间的失衡与不公。你不约束自己,却盼别人完美;你放弃努力,却责怪世界冷淡。久而久之,再深的情,也会被失望耗尽,再亲的人,也会在苛求中渐行渐远。
做人,最难得的,就是在规则中保留温度,在严于律己中体谅他人。你不必十全十美,但至少要有底线;你不必讨好所有人,但至少别让他人难堪。
善待别人,是一种能力;管好自己,是一种本事。当你既不纵容自己,又不为难他人,你会发现,生活开始对你温柔了许多。人和人的距离,恰好卡在“彼此理解”这一层薄雾之中,愿我们都能守住那份分寸,把日子过得刚刚好。
走在成年人的路上,最值得尊重的,是那种“看清自己,也看懂别人”的智慧。这种人,往往温和坚定,不慌不忙,却比谁都可靠。他们知道,越是走远的关系,越来自于内心的修行,而不是外在的要求。
愿你我,都能成为这样的人:自律而宽容,坚定又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