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0|回复: 10

[其他] 那条河依然在流淌

[复制链接]

472

主题

253

回帖

3万

积分

蓬莱仙人

积分
33914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5-6-28 08:07 编辑


    外出了两天的时间,去盘锦参加了一次拍鸟的活动。在回来的路上,大客车路过营口的时候,路过了一座桥一条河。车上有一些朋友问这条河是什么河,我告诉他们是大辽河。这座桥就是辽河最后的入海口。辽河,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河流。汉代以前称句骊河,汉代称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河。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最后,这条1345公里的河流,在这里入海。

    回来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快递站去取,我这两天到的快递。这其中有一本书,这本书是台湾的学者齐邦媛女士的一部作品《巨流河》。

    其实想看这本书的念头已经很久了。只是这些年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更习惯了快餐式的阅读。大概是在一年前,我去一个朋友那里。在他的办公室的书柜里,很意外地看到了这本书。我随口就问了他一句,我说这个书你看过吗?他说我忙的,哪有时间看书?然后他对我说,如果你想看你就拿走吧。我没有拿。因为我总觉得人家是做生意的,你在这里给你拿走一本书,好像不太好。

    回来之后忙忙碌碌的时光很快,这件事情也就没再提起。这次是突然想起一定要读一下这本书,也是有一点原因的。是因为大约在半个月前,我在南方的一个朋友和我谈起过这本书。我坦率的告诉他,我没看,他对我说,如果你能读进去的话,我建议把这本书看看吧。

    所以我就在网络上买了这本书,下了单。下单的时候网络上这本书各种版本都有,封面也不太一样。我选的这个版本是三联出版社出版的。毕竟老字号的出版社,它的编校能力不用怀疑。

    书的封面很朴素,深蓝色的封面。暗影里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

    我在快递点取回这本书以后,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它读完。每天都几乎是看到下半夜。这在我近些年读书的记录里是没有的。

    这本书的作者齐邦媛女士是台湾教育界文学界的声誉很高的一个人。2024年3月28日,齐邦媛去世,享年100岁。

    我在前面说过,前几天路过了大辽河。大辽河在清朝的时候被称为巨流河。

    当我安静的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我首先问自己到底该怎么看这本书?它确实是一本自传体的回忆录,或者是别的什么体裁。

    《巨流河》是齐邦媛的自传体回忆录,以11个章节25万字的篇幅,回顾了她从东北流亡到北平、南京、重庆,在乐山读完大学,又从大陆流亡到台湾的颠沛曲折生涯,以及在台湾奋斗、拼搏,见证一代“**”在台湾落地生根的艰辛历程。前5个章节在大陆,战火纷飞、家国破碎,后6个章节在台湾,由惊魂甫定、迷茫失措到功成名就,用齐先生自己的话说,“献身于栖息之地台湾,似是再世为人,却是稳定真实的六十年”。

    我说实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觉是平静。这种平静是让人很容易沉浸于其中的。似乎就在你的对面坐着,一个百岁的老人。用那双可以穿透时光之眸,在给你讲述的一个又一个充满着深情的往事。

    而在我看来,恰恰是这种平静的文字,它带给人们的情感上的共鸣和冲击力是巨大的。

    齐先生成长的那个时代,是悲伤逆流成河的时代,家国不幸、亲人离散,但《巨流河》的整体笔调却克制、内敛,娓娓道来。作家罗伟章曾说过,“无论遭遇多么严酷的现实,都不要吃惊。写作者需要尽量客观地表达。因为客观才能深刻”。《巨流河》就是客观、深刻地向读者展示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让读者痛她的痛,悲伤她的悲伤。

    从这本书前面的自序一遍可以看得出,来齐先生在完成这部书的时候,她经历的种种心路的曲折。

    她从故乡巨流河出发,颠沛流离的人生,契合着时代的特征,从北到南,一直漂流到台湾的“哑口海”。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个百岁的老人,在百年的时间跨度里,她会经历多少人生的跌宕起伏,但是在她整个的讲述里,你看不出那些悲伤。看到的是一段又一段平静的讲述,真的是能感受到这个老人的人生修养,以及人生境界。真的是一种宠辱不惊笑看云卷云舒的心态。

    家国不幸,山河同悲,生长在那样的年月,齐先生何其不幸!然而,在这样的乱世,依然能够在好的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遇到孟志荪、朱光潜、吴宓等名师,又何其有幸!少年、青年时期的齐邦媛瘦弱、胆小、敏感,动不动就哭,她自己也坦然,她是个在哭泣中长大的孩子。而成年后在台湾的她,却能够一步一步成长为可以冷静、镇定地承担、面对一切挫折的“女强人”(这点在她任教科书组主任、编国中国文教科书时可见一般),不再哭泣,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跟她的父母、跟她在人生中遇到的导师该有莫大的关系。

    虽历经磨难、饱受创伤,风雨一生,但齐先生依然拥有一颗至善、至美的温暖之心,这是先生身上,最令人钦敬之处。

    辽宁是齐先生的出生地、故乡,一辈子魂牵梦萦之所;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峦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台湾是齐先生后半生成家、立业、奋斗、热爱之地。《巨流河》,从东北的巨流河写起,以台湾的哑口海结束,真实记录中国近百年来波澜壮阔的近代史,把那个时代的巨大悲伤呈现给世人。

    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哑口海,声消音灭,然而那些牺牲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不应该被遗忘。《巨流河》是齐邦媛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礼物。

    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是借着父亲齐世英的经历,串联起一代铮铮铁汉们在侵略者炮火下头可抛、血可洒的气概与尊严;一是从自己诞生、童年写起,战火中逃离至重庆,八年间受南开中学与武汉大学教育,受业于名师,得文学启蒙,大学毕业后落脚台湾展开学术事业,成为台湾文学推手。

    在这本25万字的书里边,作者展示了许多充满着文史价值的照片,让这本自传体的书充满着更加动人的亲和力。

    不能不说,人生其实就是一条河。今天齐邦媛女士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那条巨流河依旧在奔流向海。流过一个时代的悲伤和愤怒,生生不息的带着一个民族的倔强和守望。

    只不过我们在这条河流里能看到一些倔强的闪亮的平静的沙砾,齐先生就在其中。

   《巨流河》最终是一位文学人对历史的见证。随着往事追忆,齐邦媛先生在她的书中一页一页地成长,终而有了风霜。但她娓娓叙述却又让我们觉得时间流淌,人事升沉,却有一个声音不曾老去。那是一个“洁净”的声音,一个跨越历史、从千年之泪里淬炼出来的清明而有情的声音。
   
                                       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8金币 +72 收起 理由
筱亭 + 8 赞一个!
咕咚来了 + 10 赞一个!
微尘 + 8 赞一个!
月婵 + 10 赞一个!
吴林海 + 8 赞一个!
蓝朵1111 + 8 赞一个!
书香 + 10 赞一个!
风清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29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7965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谢谢老师介绍好书,下次在微信读书中搜索看看!

256

主题

9341

回帖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80272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
那条河是营口的母亲河,这本书名令人亲切,现在有个石碑一一大辽河,想必作者一定是咱北方人,乡情绵长,同胞情重,我一定去买一本三联书社出版的好书。

70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47799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青岛
赞佩你的精力,竟然能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二十多万字。可见这本书真的吸引了你。这一篇书评写得好感人,带着你的真情,用平静地语言,叙述出了作者写这本书的真谛。是不可多得的书评。学习了。
蓝朵欢迎你的到来!

265

主题

3989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44694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
爱看书的人是有品位的人,点赞!

60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7606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陕西
读一本好书,会对你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谢谢您的介绍,更喜欢您写的读后感。点赞!
我也去找来这本书读一遍。

654

主题

2万

回帖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03115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欣赏 那条河依然在流淌 特别好的文章!点赞支持!

563

主题

3万

回帖

1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25692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北石家庄
欣赏了你的美文介绍——那条河依然在流淌,赞一个!

62

主题

3597

回帖

1万

积分

蓬莱仙人

积分
16540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我在番茄读书APP里看到了这本书,和你的书一样。谢谢老师介绍,我会看完,不过不可能像你那样,只用2天时间。
老师说得好,用平静的口吻叙述悲伤的故事,对心灵的冲击力,更大。

虽历经磨难、饱受创伤,风雨一生,但齐先生依然拥有一颗至善、至美的温暖之心。这就是真正的文化人的操行。
放飞自我不回望

90

主题

2万

回帖

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0409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北
人知道辽河也叫巨流河,但不知道还有人为它写书。
读后感写得不错,给喜欢看书的人树立个样板,不要重复书中的故事,要写出对书和 作者的认识——本论坛也有人写读后感,不过是重复了一下自己看过的情节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离退休论坛 ( 浙B2-20100176 )

GMT+8, 2025-7-3 16:56 , Processed in 0.0951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