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先生 于 2025-4-21 09:42 编辑
随着天气逐步炎热,气温逼近甚至超过30度,从原本的晒太阳开始向避太阳过度。此刻,多么期望有一处遮荫的地方,微风吹来,让身体凉爽一下。 还没有进入五月份,感觉一下子燥热甚至有一点炎夏的闷热,还真有点不适应。走在马路上尽可能在树荫或者紧贴有建筑物阻挡的阴凉处,追求的是心理的一点安慰。如果需要过马路,除了电线杆外,没有任何避荫处,只见人们统统立在那么一条被阳光投下斜斜的影子下,七八个人整齐地排成一行,像展示的模特,成了一道风景线。至于骑车的人们,再也没有任何勇气要争先恐后欲与汽车抢道,反而都缩到后面行人道旁的树荫下喘息,而一旦绿灯又便踊跃冲向马路对面。 公共场所里的座椅成了休闲人们的冰火两重天,天冷了,都向往有阳光撒下的座椅上,相互之间挤在一起,抱团取暖。或闭目养神,或说话聊天;到了炎夏,又齐刷刷地来到树荫下的座椅去享受风凉,或摇着蒲扇,或用毛巾揩去吱吱汗水。而被烤热的座椅像躲避瘟/疫一样冷落一旁,成了被遗/弃的孤儿。 在天冷,尽可能地外出晒太阳,享受温暖的阳光;到炎夏,尽可能地躲在家里,享受穿越过来的习习凉风。 大自然的变化,只要留心,随时随地都是阴阳交替,风雨来去,一首万物兴歇的抒情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