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先生 于 2025-2-24 10:00 编辑
看了从图书馆借阅的《最美文》里刊登了安宁的《那些列队行过的伤害》后让我联想自己,如果我是当事人会如何面对? 文章其中一段里说了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单位应聘,领导看了简历说了一句:“还挺优秀”,受到鼓舞,以为问题不大,于是被这样的信念支撑着,很快再一次走进那位领导的门。领导见到我,情绪激动,将手里的茶杯啪地放在桌子上,不耐烦地说:“没看见我在忙吗?来之前不打电话,有没有礼貌?赶紧出去!”我竟然不知道如何面对,惊慌失措,看领导铁青的脸,为了找一份工作,我压抑自己轻轻地说了一句:“抱歉”便关上门在走廊上等候领导的召见。走廊里时不时有人走过,好奇地看我一眼,愈发感觉自己像学生时期被罚站在教室门外。不断有人走进去汇报请示,而领导一次次瞥见站在门口的我,却无动于衷。即使他上厕所从我身边擦身而过,他始终是傲慢的,在他的眼中只不过是垃圾。到了即将下班时,“看到”我,说了一句过几天再来,尽管很优秀,但需要讨论才能最终决定。从他的轻慢里明白一份求来的前程,无论如何光鲜耀眼,都是不值得走下去的。 联想起那年在工厂的办公室里,坐在我对面的一位说起据悉单位副厂长要调动她到副厂长即将成立的公司,想与之共处工作。她的反应说是不去主动向这位副厂长申请,如果副厂长确实需要她,应该拿出诚意,否则不去。联想到自己的调动,也是领导主动征询我的意见后经过一番努力才得到的。我和坐在对面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论是公司的还是我的领导都相互认识且经过好多年的观察后主动征询的。 如果是遇到安宁文章里所说的事情,自己会如何和应对呢?可以肯定的是因为性格关系我不会马上与之bye的,而是工作一段时间再视情况再做决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