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8|回复: 8

[原创] [聊天角话题2] 我们家乡的年俗

[复制链接]

34

主题

380

回帖

2748

积分

听雨闲人

积分
2748
发表于 2025-2-18 05: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本帖最后由 舍予云尔 于 2025-2-18 06:49 编辑

[聊天角话题2] 我们家乡的年俗
   前言:
    第一个话题“贫困后遗症”有一点沉重。最后李大爷如何可怜,及至可鄙可惜的事,许多人也没有看到,而且如何提高大多数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与扩大内需相结合,这个问题也没有谈透,留待以后再谈吧。今天换一个轻松一点的话题。
    第二个话题,是“我们家乡的年俗”。刚刚过完年,就聊聊各地的年俗吧。小区里各地的人都有,我的家乡是湖南,我先介绍一下我们湘西的年俗。
    关于我们湖南的年俗,请您看看我写的下面这篇文章。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风清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34

主题

380

回帖

2748

积分

听雨闲人

积分
2748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05: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本帖最后由 舍予云尔 于 2025-2-19 10:09 编辑

花灯乐
    中国人喜欢热闹,要造热闹的气氛少不得震天价的响声。除了锣鼓、鞭炮,还有响铳。这些在春节期间的活动中都能发挥到极致。在我的家乡,有一些与别地不同的特点。
    锣鼓,分大锣鼓和小操打。大鼓直径半米以上、大锣直径达一米,都是前后两人抬着。后面的人用大鼓槌敲鼓,用大锣槌敲锣。鼓声“嗵——”锣声“嘡——。白天舞龙,舞场地时,用快节奏“嗵、嘡、嗵、嘡、……”,行进时用慢节奏“嗵——、嘡——、……”。小操打是一组完整的打击乐器,包括左手握举右手敲击的小鼓一面,用裸木槌敲击;直径30公分的小锣一面,用布包小锣槌敲;直接20公分的一或二付;直径20公分左右的碗锣儿一个,用片槌敲打。
    小操打来自湖南花鼓戏的“武场”器乐,其“文场”器乐是胡琴、唢呐、琵琶、扬琴、响板等。小操打用于花鼓戏的开场锣鼓,有各种严格的节奏曲谱。以鼓手作为主导,大家配合敲打出复杂多变的曲谱与和谐的节奏,十分动听。民间用于舞狮队行进曲与场地舞狮的候场伴奏。而场地舞狮进行时,改用快速齐奏。准备新春活动的重要一项,是一帮后生子在一起操练的这种“小操打”。我从小就喜欢在一旁倾听欣赏。
    练小操打之余,后生们也习练拳术和器械。拳术是南拳,器械有短棍与梭镖,都有严谨的套路,可单练也可对练,可惜我描绘不清了。其护身与进击的目的性非常强。旧时邻村如有积怨会趁此机会进行械斗(有时也许只是因为舞龙舞狮抢占头筹,而一时的冲动打斗起来)。演出是“文场”,这真格儿的动武就是“武场”。也叫“护队”。不过我所见到的这些年,走村串户的狮子灯庆贺活动中,并未发生争风械斗的大事。听老人们说,清末民初常有发生。
   “文场”较高级一些的,还有演出湖南花鼓戏的折子戏的。“拜月”、“刘海砍樵”、“十八相送”……等。有时请专业演出队演,有时就村里排练。为此我父亲还专门制作了一把胡(湖)琴。竹筒上蒙的蛇皮,是他自己抓的菜花蛇剥皮晾干的,用蛋清粘牢。胡琴的音调比二胡低,比京胡高,适合于演奏湖南花鼓戏调。他也会拉琴,最常拉的有:渔鼓调、采茶调、十字调、道情调、反十字调。
    练功之余,有一种互相柢劲的运动。双方以长棍抵腰间,双手握棍,相向蹬地发力,谁顶不住退了谁就输。再交换场地,三盘两胜。
    鞭炮的使用与各地大体一致,用于迎送来的舞龙舞狮队,特别是其 高 潮 时要密集燃放。自家使用时,尤其是大年初一的开门鞭炮讲究燃放时间长,一般都要万响以上,不够长时可事先将引信接起来,常常绾在晾衣杆上燃放。
    响铳也叫土铳、火铳,火药中掺入铁砂就是能打鸟的鸟銃。响铳的主要部分是装填火药的铸铁管和后部引信插孔。我四岁的时候,国军从湘西的芷江机场起飞,与日军在与桃源县交界的上空空战,父亲去捡掉下来的飞机机关炮铜制的子弹壳,带回来做成了一个双管的响铳。引信是从爆竹上拆下来再 栽 进 去的。
舞狮的“狮子”,我们家乡制作比较简陋,有蒙布的“被窝狮子”与栽棕叶子的“毛狮子”两种。主要是扎制狮子头要花匠精工细作。

34

主题

380

回帖

2748

积分

听雨闲人

积分
2748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05: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本帖最后由 舍予云尔 于 2025-2-19 10:11 编辑

    一进农历的十二月,各村就开始准备过年的龙、狮、花灯(包括蛙、蚌、花车等)。其中主要的工艺由专门的花匠负责。例如花灯,要有高中低三种高度的竹棍挑的,中等高度手举、肩扛的等各种形式。灯的形状多为梭形八面体形,也有六面、五面、四面的,棱形或倒梯形。花灯装饰讲究。侧面镶贴剪花,上悬有挂帽,四周有四至六根长长的扎满花瓣的缀绺和垂穗。边走边摇晃,十分漂亮。完美的组合应当有40到60盏这样的花灯,晚上点上蜡烛,形成长长的灯龙,或者舞狮时围在四周烘托气氛,十分的壮美。花车是竹札的,饰满各种花饰,挂在旦角肩上,前有丑角佯装拉车。均取自花鼓戏的段子。扮丑角的人好找,扮旦角的女孩儿起码要四五个却不好找,大部分家长不愿意细妹子去抛头露面,我便成了男扮女装的首选人物。这乡下,一没有胭脂水粉,二没有口红,怎么化妆成女孩儿呢?那也有办法:借来一件女孩儿的大襟花棉袄,用一块白毛巾扎住头部压出几缕头发也就几分像湖南细妹子了。
            
    春节花灯的第一个 高 潮 是初一到初五,在村里活动。初六之后去邻村。九岁这一年,还真叫我扮了旦角坐花车,他们故意恶作剧叫一个唇裂的中年人拉车做丑角,引得众人笑得前合后仰,倒是没人注意我。也许我的表现没出人们意外。
   十五元宵节夜的舞狮与巡游花灯,再掀起了第二次的更大 的 高 潮 。
   元宵节讲究“发”元宵。这“发”字,有“发生”、“发展”、“发财”、“发人”(多子多福)、“一年多发”的意思。“元宵”,原意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在我们家乡不仅指外地人所说的“汤元”,还指“元宵节”这天的灯火和明亮。暮色将临的时分,家家户户就将预备的大批腊烛、油香(用桐油或茶油、菜油浸透的“香”)、“松明子”等点燃。腊烛、油香插在门墙的外壁上,高低两排。松明子则成堆烧在廊檐下的陔边。远远望去,每家每户都是一排排的灯火闪亮。十分壮观!家中所有房间的大门洞开,箱柜也都打开。屋里屋外,犄角旮旯,包括仓库乃至厕所,都要照亮。全家里里外外照得越明亮越好。晚上八点左右达到**,小孩儿们跑里跑外,跳跃着叫:“发哟!发哟!”越“发”越好,越热闹越好。这就是发“元宵”。
   “元宵”发起来之后,通常村里的舞狮、舞龙、花鼓灯等游艺活动也要再一次,也是过年其间最后一次达到 高  潮 。
   舞狮来到各家各户的门前或者堂屋里,还有所谓“赞狮”的节目。这是由一人(多是村里懂点文墨的土“秀才”)带头,但谁都能参加的,现场即兴编的四句顺口溜打油诗(只要求押韵),一般都是把已经发生了或希望将来会如何发达之类的意愿编进去,来祝福本家。这种时候也是土秀才们抛头露面、展露才华的机会。想好词句的人,上前按下舞动的狮子头部(锣鼓立即停止,舞狮人立知只做原地抖动,且全场静音),每念一句,众人高呼一声“好!”四句完,再起欢舞。这时应该是整场的最**,也是主家最高兴激动之时。
    那一年,我正念私塾启蒙,人家都说我会读书。村里一位很有名望的长者来奉承我家。他来到舞狮的堂屋,当正舞得起劲时,只见他从容不迫地走近雄狮,左手高举,右手按住狮头,
    赞呼:“雄狮舞到主人家,”——众呼:“好!”同时锣鼓:“锵!”
    赞呼:“喜雀门前叫喳喳。”——众呼:“好!”同时锣鼓:“锵!”
    赞呼:“骄子出山游四海,”——众呼:“好!”同时锣鼓:“锵!”
    赞呼:“此门常开富贵花!”——众呼:“好啊!”同时锣鼓:“咚锵锵……”重新开始舞狮。一会又一个老者走上场:
    赞呼:“彩灯高照到东家,”——众呼:“好!”同时锣鼓:“锵!”
    赞呼:“喜气盈盈我来夸。”——众呼:“好!”同时锣鼓:“锵!”
    赞呼:“七岁小儿读书好,”——众呼:“好!”同时锣鼓:“锵!”
    赞呼:“将来抱个金娃娃!”——众呼:“好啊!”同时锣鼓:“咚锵……”重新开始舞狮。一会第三个人走进来:
    赞呼:“书香门第我来夸,”——众呼:“好!”同时锣鼓:“锵!”
    赞呼:“文曲下凡到本家。”——众呼:“好!”同时锣鼓:“锵!”
    赞呼:“山里飞出金凤凰,”——众呼:“好!”同时锣鼓:“锵!”
    赞呼:“栋梁之材报中华!”——众呼:“好啊!”同时锣鼓:“咚锵……”重新开始舞狮。
    主人家自然是喜欢听这样的恭维吉言的。当时我父亲、母亲、奶奶听到这样的赞词,当然喜不自胜,在照常规打发蜡烛和吃的玉米籽、薯片子、花生之外,连忙给预先准备的“包封”(即红包)拆开增加了礼金,以酬答人家的吉言。
    后来,我终于通过刻苦学习,离开山沟考进了首都的名牌大学。村里的长者也由于应验了当年的吉赞而沾沾自喜。后来父亲还叫我特意买了礼物去看望这几位老人家。
    许多年过去了,家乡发“元宵”的习俗,据说又重新恢复了起来。虽然我不能够回老家再去体验那发“元宵”的盛况,当一个个元宵佳节来临的时候,随着家乡山区的逐步富裕起来,我想那一处又一处的农家场院里的红红火火的元宵灯火的景况,应该是更加辉煌的吧!

34

主题

380

回帖

2748

积分

听雨闲人

积分
2748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本帖最后由 舍予云尔 于 2025-2-18 14:42 编辑

经过了8个小时的审核等待,终于通过了审查。,,,,。

208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088
发表于 2025-2-18 11: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舍予云尔 发表于 2025-2-18 11:08
待审核,等待中,,,

细读老师:我们家乡的年俗 ,联想多多,我们熟悉的场景浮现在眼前,不过城市远没有乡村热闹,我们那只有舞龙灯狮子,踩高跷和花鼓戏刘海砍樵片段,老师湖南人?

34

主题

380

回帖

2748

积分

听雨闲人

积分
2748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2: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风清 发表于 2025-2-18 11:47
细读老师:我们家乡的年俗 ,联想多多,我们熟悉的场景浮现在眼前,不过城市远没有乡村热闹,我们那只有 ...

是的,地道湖南人。不过现在落户在湖北,是工作单位退休人员住地。。

193

主题

7946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47632
发表于 2025-2-18 13: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杨浦区
舍予云尔 发表于 2025-2-18 05:17
一进农历的十二月,各村就开始准备过年的龙、狮、花灯(包括蛙、蚌、花车等)。其中主要的工艺由专门的 ...

湖南过年的年味浓浓,十分喜庆,点赞!

34

主题

380

回帖

2748

积分

听雨闲人

积分
2748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4: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吴林海 发表于 2025-2-18 13:28
湖南过年的年味浓浓,十分喜庆,点赞!

谢谢您光顾!

435

主题

4万

回帖

1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35926
发表于 2025-2-19 03: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抗战时期老师已经四岁,算来老师应该是80岁以上了,应该叫您大哥!
大哥是湖南人吧。湖南的春节可真热闹,我们这里也有敲锣打鼓放鞭炮闹花灯,感觉没有湖南那么热烈。
再就是文章里有敏感词,比如“**”,可以在两字之间用空格隔开,“复 制”,就显示了

34

主题

380

回帖

2748

积分

听雨闲人

积分
2748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09: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筱亭 发表于 2025-2-19 03:18
抗战时期老师已经四岁,算来老师应该是80岁以上了,应该叫您大哥!
大哥是湖南人吧。湖南的春节可真热闹, ...

呵呵!敏感词筛选很厉害呀!这个后来我只能用“gaochao”标识词是什么词,您知道吧?筛选者把热闹gaochao,当成了那事的“gaochao”,一律马赛克为“**”了!我只能加注后面都是这两个字。无奈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离退休论坛 ( 浙B2-20100176 )

GMT+8, 2025-5-20 07:30 , Processed in 0.0776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