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工人 于 2024-9-24 19:58 编辑
作者在遵义会议旧址照片
历史的丰碑 ——参观遵义会议旧址记忆
这张老照片,是多年前参观贵州遵义会议旧址时的照片,时隔多年,记忆犹新…… 遵义会议纪念馆门前,毛泽东同志手书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前。这是一座青瓦红丹柱、灰砖白缝墙的建筑群,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遵义会议旧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房屋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宏伟的建筑。 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的驻地主楼,著名的遵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楼上的一间小房内召开。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上保留了当年开会时的原貌。。 会议室里古朴的桌椅和挂在墙上的照片,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那伟大一刻: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一群身穿灰布军装,头戴八角军帽的政治领袖和军队将领们在这里举行了那个著名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的重要会议。会上批判了“左”倾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重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在革命危急的紧要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从而赢得了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信,皮包电话机等。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将红军引向胜利前进的道路。老一辈革命家他们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十分敬仰。 我还参观了军委副主度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司令朱德与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外地赶来参加遵义会议的刘少奇、李卓然、彭德怀、杨尚昆,在会址楼下的房间用木板临时搭铺歇宿等。目睹伟人旧物,事过境迁,斯人已逝,物品仍在,其风采依然。 遵义会议会址楼房的墙壁上,留下许多当年红军写下的宣传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拖枪过来当红军!赤化全贵州!……仿佛看到:红军离开遵义后,人民不怕牺牲,英勇同敌人斗争,工人们怀着热爱红军的深厚感情,机智巧妙地用石灰水将所有的标语覆盖起来。解放后,经过认真清理,多数标语仍清晰可见,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应该感谢英雄的遵义老区人民给后代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啊! 在陈列馆里还有许多当时的文物:枪炮子弹、军用品、油印的宣言、桌上的马灯、墙上的斗笠和小米袋,每一件文物和图片都在向人们讲述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令人感动、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握住那根渡江时用过的粗麻绳,仿佛听到了飞夺泸定桥那激战的枪声,看到了强渡乌江时勇士们那前仆后继的身影,嗅到了马蹄声碎的娄山关头那弥漫着的硝烟……在一面画满领袖人物的墙壁上,印有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和人类的未来!看着这一切,视线渐渐模糊,心潮涌起澎湃的敬仰和信念。 在会址旁边,有一处高而宽的壁,上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仰头伫立,在欣赏毛泽东同志苍劲洒脱的书法艺术和大气恢弘的诗词意境中,再一次感受伟人的高瞻远瞩和博大胸怀。 我穿行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之中,轻轻地走在在遵义会议旧址的石板路上,还参观了毛泽东同志衣物陈列馆、博古同志旧居……回廊里、天井中、旧居外,群星闪耀,光照环宇,如仰高山,如履大川,敬之不及,恭之不却。在有限的时间里走遍每一处沉淀着历史的角落。我急着摄影留念,想把更多的历史资料带给更多的人瞻仰体味,我更急着将这一段恢弘的史诗牢记下来,永不忘记...... 睛空万里,阳光普照。在共和国诞辰75周年之际,我凝视老照片,心潮彭湃,思绪万千……纪念馆门前“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她似乎在向人们庄严宣布: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丰碑啊,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前进方向的指路明灯,新时代我们要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