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林海 于 2024-7-28 16:13 编辑
1960年9月初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去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报到了,船校位于浦东上川路(金桥路)浦东大道边上,对面是沪东造船厂。
学校当时直属国务院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校长是由一位叫井田的副部长担任。这个姓名像日本人的姓名,所以给我印象特别深刻,时隔六十多年还没有忘掉,其实他不是日本人,是一位很早就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井田校长每年到学校两次,都是开学典礼上向全校师生作报告,其他时间都在部里工作。
我第一次听校长的报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你们将来毕业后,是技术员有很多同学将到海军工作,是海军少尉军官,参加建造或者维修海军舰艇。”我听了后很激动,这也是我内心想往的工作。
学校有设计、焊接、弱电、强电、动力等十个专业,学生有三千多名。我录取的专业是船舶设计班,而且我所在班级是教学改革的试点班级,中专四年制改为三年制,但是教学内容没有删减,所以每门课的教学进度很快。第一学年要把高中的数理化全部学完,同时专业基础课也开始学习,有机械制图、金属学、材料力学、船体结构学等等。
从初中的教学模式一下子跳跃到中专新的教学方式,老师讲课进度很快,许多同学都跟不上,开始时我也不能完全适应,尤其是数学课学习感到比较吃力,第一学期数学只有三分,到第二学期得了四分(相当于80分)。
学校那时学习成绩实行五分制,我机械制图最好得了五分,其他各门课都是四分,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名还能在前列。班里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同学成绩很差,后来都留级了。到1961年8月,班里一部分同学参军入伍,一部分同学留级,后来两个班合并为一个班。 我对学习制图课特别有兴趣,因为觉得以后自己要搞设计,制图一定要学好。由于家境困难,制图工具除了一支圆规、鸭嘴笔和三角尺外,其他如制图板和丁字尺等都是向学校借的。自己有点画画的小天赋,所以每一次老师布置的制图作业或者考试,我都专心致志的画,图纸线条清晰,版面干净,没有差错,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机械制图的成绩我一直保持五分。 正当我专心致志认真学习时,1961年七月初国家发布征兵令,因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这一年不再在农村征兵,全部在城市征兵。过去高中生是不服兵役的,这一次要求在读的高中生和大学生符合条件的都要应征入伍,自从这一年以后高中生大学生都要参军了。 我那时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理所当然应该积极相应国家号召投笔从戎。检查身体时,可能由于三年自然灾害没有吃饱饭,那年我17岁,身高172公分体重只有92斤,人很廋弱,(后来到部队三年后,身高175公分,体重122斤)心想可能当不成兵了,但是最后盖章时竟然是《水面舰艇水兵体格》,要当5年兵了,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这是学校的教学大楼
我应征入伍到了海军东海舰队当兵,先在训练团受训一年。 队列训练是新兵的必修课目。我们每天上午三个小时进行队列训练,下午政治学习或劳动,三个月后学习军事专业。在操场上以班为单位学习队列的基本动作,从稍息、立正、齐步走开始训练。整天的队列训练让我感到枯燥无味,在学校时每天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而当兵每天只是简单的队列训练,内心很想读书十分留恋学校的学习生活。 晚饭后是自由活动时间,我就把从学校带来的《船体结构学》翻阅起来,不知是谁把我看书的事告诉了指导员,指导员找我谈话,说我服役态度不端正,要我把书处理掉。我心里感到很委屈,一气之下就把这些书统统付之一炬——烧了。 后来我也想通了,在部队看这些书是没有用的,既然当兵了,其它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都是枉然的,只能一心一意把兵当好,等5年服役期满再回到学校学习,圆自己的大学梦吧。 以后当自己成为一名军官时,才明白看似简单的队列训练,实质具有深刻的含义,不仅仅能把人训练成标准的军人姿态,而且能够把士兵培养成服从命令听指挥是军人的天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