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02|回复: 69

[美文分享] 抢先阅读《解放日报》周丹旎记者发表关于范先生的报道!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6078

回帖

2万

积分

蓬莱仙人

积分
26374
发表于 2024-4-2 20: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河北秦皇岛




原文如下:


走进一位老人“在线精神养老”的真实世界
透过老人的眼睛打量世界,会看到什么?
  不少讨论里,年轻人的挣扎、中年人的苦闷被频繁提起,而老年人显得相对失语。我们习惯性地想象老人、定义老人,自以为是给予老人帮助,却很少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
  78岁的范先生,是记者在小区偶然邂逅的一位普通老人。现实生活里,他沉默寡言、隐没人海。当衰老、病痛与死亡迫近,当时代的浪头重重打过来,他将翻涌的心事,全数写进18年来的6000余篇网络日记里。透过这些日记,记者闯入一个未曾想象的微观宇宙。那些不为人知的生命片段真实而锐利,揭开老年群体不曾袒露、不被言说的悲欣,也向人们展示了一份珍贵的、关于“人如何迈向老去”的生命样本。
  一
  同范先生的相识,颇有点奇遇的味道。
  两年前,记者上网搜索沪上景点复兴岛,偶然打开一篇私人博文。作者回忆独自探访,描画岛上神秘建筑内景,又谈到些前尘往事,笔触细腻、引人入胜。再看网站,设计古早、配色老土,透着浓浓的web1.0味道,“苍老”得像是被时间遗忘了——帖子发布日期倒很新鲜。
  这年头了,还有人在更新博客?
  记者心生好奇,忍不住顺藤摸瓜,闯进这位ID叫“范先生”的网友主页。一看,原来这是一位老先生,竟然还恰巧和记者同住一个小区。
  在这个叫“老小孩”的网站,他笔耕不辍。一位陌生老人的面孔和生活,慢慢具象化地浮现在眼前:
  范先生,今年七十岁有余,喜欢读书、素描、西方古典乐和四川北路食品店的鸡仔饼,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清晨六时半,他准时携妻子外出散步、买菜。每周三上午,他要去睦邻中心学唱戏。
  原来,每日在小区擦肩而过的白发老人,过着这样具体的生活。
  为了留言,记者特地注册了一个新账号。收到消息,老先生显得很兴奋,“你是我在网站上遇到的第一个年轻人”。
  二
  和千千万万**十岁的高龄老人一样,今年78岁的范先生,是人类几千年来第一次遭遇互联网社会的第一代老年人之一。而他在最早一批。60岁退休第一天,他就到打虎山路上的电信营业厅,人生第一次办了宽带,买了一台奔腾486电脑。前不久他发文庆祝自己写帖6000篇,“如果按500字计算,呵呵,有三百万字以上”。
  当一位生活里沉默寡言的老人,决定开口表达,他会说些什么?
  “无非就是生活琐事,柴米油盐……”范先生停顿片刻,又补充说,“有时候,心里有些想法或苦闷,不方便讲的、别人不愿意听的,我在这里讲出来,情感都释放了,心里会舒服一点。”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网络是他的一个出口。
  洋洋三百万字,一五一十地记录着老人家那些无从道起的欣喜与难堪、酣畅与失意、甜蜜与苦闷,描摹出一个纤毫毕现的灵魂。
  于是发现,有些时候,我们或许太不够了解甚至自以为是了:
  你知道他们为了进一个商场,都要心理建设好久吗?
  你知道我们会和他们日常聊天说起的那个词“衰老”,当它真切地在自己身上一天天放大、一点点不可逆,究竟是什么感受吗?
  你知道他们面对“数字鸿沟”,最害怕的不是不会,而是身边人的目光吗?
  你知道“父母最需要陪伴”的“陪伴”二字,其实有多么容易被忽视其中潜藏的老人深度心理需求吗?许多子女已经懂得,不能只是物质给予,更需要有精神交流,但是否更深入的真正理解:许多父母心底最需要、往往又最难以启齿的,是屋子里有声响,有动静,有气息,是“一碗汤”的同时多一些“和你在一起”,所以虽然难,还是尽量地,多回家看看。
  如果试着和父母祖辈敞开心扉、深聊一次,或许会发现: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
  三
  出入商场,对年轻人而言是稀松平常的事。但范先生说,自己很少走进商场,偶尔踏入,也是“为了解决内急”。
  因为,“像我这样的年纪,孤独地走在犹如宫殿般的店堂里,显得格格不入。周边都是俊男靓女,摆设都是富丽堂皇,哪有我融入的地方?”
  他用“陌生隔离”来描述这种微妙的心理,“豪华的装饰让我们摸不清南北,总感觉这里是年轻人消费的地方,像我们这样年纪的人在此地有点‘另类’”。
  来自外界的审视,似乎进一步挫败了他,“在市中心一家商场,有店员用很奇怪的眼光看着我,我心里就有数了,这里不是我待的地方”。
  他没再逗留,头也不回地逃离了。
  应不应该?合不合适?年轻人怎么看我?人们的想象、言说和定义,像无数个标签层层附着在“老年人”这个特殊身份上。与“新新世界”成功链接,自然是欢欣鼓舞的事。但在不少一心只顾争夺与讨好年轻人的世界里,一位老人置身其中,局促踟蹰如影随形。
  在一篇日记里,他完整记录了第一次踏进奶茶店时的小心翼翼:
  连锁店,专门卖那种‘珍珠奶茶’饮料。我提议到里面看看,得到老伴的允许。
  “真是年轻人的市面,市场上那么多的‘奶茶店’从未走进过,更不要说买了。真是‘刘姥姥第一次走进大观园’,一时不知所措。实在是不知道买什么品种,看到有一种里面含有巧克力的饮料,于是说不要加糖。在店员的协助操作下勉强完成了扫码,选购,付款三部曲,拿到两杯饮料走出店外,坐在椅子上开始享受甜蜜的滋味。我们一边品尝,一边看店里进进出出的人,感叹自己跟不上形势。”
  年轻人的饮料,到底让老两口有些“水土不服”。喝下奶茶不久,老伴血压飙升到190/90。在日记结尾,范先生无奈地自我调侃:
  “这是第一次走进这家店喝这种饮料,看来今后也不会去。喝下去的是甜甜的滋味,而得到的是高高的血压。”
  四
  在晚年完成的著作《论老年》中,波伏娃说:“我们不会在刹那之间成为老年人。老年是一种命运,当它逮住我们自己的人生时,它让我们讶异不已。当全体通用的时间流逝导致个人起变化时,会使得我们张皇失措。老年教人特别难以承担,因为我们向来把老年看作是异种生物。”
  被“老”逮住人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从2007年到2024年,整整18个年头的网络日记,忠实记录着范先生从60岁走向78岁的生命历程。在日常凡俗的细节里,能看到一位老人如何觉察并应对“老去”。
  起初,刚满60岁的范先生没把自己当老人。在公园锻炼的队伍里,他谈笑风生、精力充沛,“和大家都能说话,甚至来一些小幽默”。
  渐渐地,衰老的感受变得细微而具体。
  迈向70岁,范先生双手震颤日渐严重,刷牙时最为明显,“手里拿着杯子,里面的水起码要晃掉一半”。
  近几年,牙齿会毫无征兆地突然脱落,“仅仅吃了一口米饭,突然咯噔一下,果然又是半颗牙齿。牙神经暴露受伤,只要一丝丝**,就会疼痛不已,甚至眼泪也会掉落下来”。
  后来,连寻常的步行都要花更大力气。从前半小时路程,现在要花三刻钟以上,中途必须停下来**一下膝盖,才能勉强走完。
  逐渐失序的身体,带走生而为人的乐趣,和那些年轻时候引以为傲的东西。
  好牙残留无几,范先生年轻时最爱的花生米,只得忍痛割舍。
  一生钟爱音乐,唱歌却开始力不从心,时常出现五音不全的情况。“是不是老了的关系?真是无奈呀!”
  自小写得一手好字的他,反而开始害怕一切签名,“手抖不听使唤,写的字异常扭曲,我感到相当失望和疾首痛心”。
  我们是否总以为老人就该安于老去?实际上,衰老的降临是如此猝然而隐秘,往往让人来不及做好心理准备。
  73岁那年,有朋友建议范先生买根拐杖,以防摔跤。他只当玩笑,“自己毕竟还没有到那个地步”。隔年,他觉得头晕、走路偏了道,不得已第一次拄拐杖出门,偶遇相熟邻居,禁不住“羞得脸孔涨红”,赌气般将拐杖束之高阁。
  如此种种,让他恍然惊觉,“光景不待人,须臾成发丝”,忽然间,自己已到了垂垂老矣的境地。
  走到人生边上,说没有惧怕,当然是假的。
  范先生夫妻和睦、儿女孝顺、生活无虞,在外人看来,已经是很幸运的那类老人。但想到“以后的事”,他依然会流露出一种凝重。
  他忧心养老问题,“岁月不饶人,总会到走不动的日子。到了那时,怎么办?想到此地,心里竟有一种惶惶不安的感觉”。
  少年夫妻老来伴,他却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失散”那天。“如果我先倒下去,老伴肯定无法独立生活;反之,如果老伴先倒下去,我也难以应对。”
  他特意去养老院考察。垂暮老人的晚景,给他留下深深的印象:“他们可能并不太穷,但很少有人陪同他们说说话,可谓是‘独自凄凉人不问’。有时候自己想到今后如何,真有点……”
  忆起父辈弥留的日子,他袒露内心深处的恐惧:“我不想最后被折磨难堪的样子让自己的孩子受惊,担忧。”
  熟识的亲友日渐凋零,他考虑起身后事,“到告别这个世界的那一天,不开追悼会,不需要墓地,尽量做到不麻烦,只要记着曾经有我这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生活过”。
  五
  外部世界呼啸向前,衰老,加深了人与时间之间的裂痕,即便是范先生这样一位在生活里生机勃勃、充满好奇心与探究欲、一退休就买电脑上网的人。
  手机支付刚火起来,范先生心里便起了波澜,“那些富有智慧的,尤其是年轻人使用得不亦乐乎”,反观自己“对新生事物小心翼翼的,真的显得‘老土’”。
  他拜托儿媳为自己的手机装一个“支付宝”,向孩子们讨教使用方法、优惠活动,安慰自己“虽然不能够一下子明白,但慢慢来,每天操作总会逐渐领悟的”。
  初次实践很顺利,他在日记里称之为一次“质的飞跃”:
  “今天早上,在菜场头一次使用‘支付宝’购买豆制品,心里十分高兴,感慨自己也总算起了一个头,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开始从现金交易到手机银行地使用了。”
  尝到了甜头,范先生信心倍增,决心攻克“共享单车”。
  儿子远程指导,他一番摸索,成功打开车锁,歪歪扭扭地出行了,“虽然劳累,还花了1.5元,但心情还是十分高兴”。
  返程却磕磕绊绊。“一会儿要我办卡,一会儿要我结算,又支付了2.5元,然而依旧打不开锁。请教客服,弹射出来的消息我这个新人又无法理会,不知如何操作……”
  复杂的操作界面让人望而却步,老先生却心有不甘。“停放在空地的那些单车似乎在鼓励我试试,于是我重新操作。”
  稀里糊涂地,车锁被他鼓捣开了。
  “哇塞,成功了”,范先生在日记里兴奋地记录:“喜悦冲走了沮丧,回家的路骑行的劳累就好了许多。”
  数字世界日新月异,范先生蹒跚学步、气喘吁吁。去某个生鲜超市买菜,“到收银台了,才知道必须用App付钱”,他急得冒汗,好在旁人热情帮忙。出门在外,“数字难题”冒个不停。
  但他尽量避免开口求助,因为怕给人添麻烦。
  “让年轻人帮忙,也是浪费人家的时间,还不知道人家肯不肯。能够克服的,我就自己解决。”遇到问题,他留心观察,别人是什么操作的?然后默默记在心里。手机截屏,就是这样“看”会的,“边上的人‘咚咚’两下,图就保存好了,原来这么简单?”说到这,他举起手熟稔比画,很是骄傲。
  六
  第一次向范先生发出采访邀请时,他讶异道:“你一个年轻记者,为什么会对我们‘老小孩’感兴趣?”
  面对年轻世界的突然造访,他既意外又欣喜,交织着一种复杂的心绪,“出生到现在,从未有一个人能够如此长时间地倾听。其实我是一个并不值得书写的人”。
  范先生和老伴所住的楼栋,邻居几乎都是老人。每次采访,要穿过空旷狭长的走廊,未及记者敲门,范先生就敏锐地提前扭开门锁,“我听到你的脚步声”。交谈结束后,他执意要披上外套下楼,郑重其事地目送记者走远。
  这么多日记、好几次深聊,最触动人的是他谈到“陪伴”。
  他会怀念三十多年前住老屋的日子。儿女环绕身边,一家四口挤在一室半小屋。虽说艰苦,倒也温馨。刚上初中的女儿当了班长,傍晚放学,总是带一群同学冲进家里,又旋风般涌去楼前嬉戏。热闹非凡的画面在范先生脑海留存至今,“我都记得几位同学的姓名”。
  现在,孩子们的嬉闹声消失了,屋子里静悄悄。大段空白的时间里,两位老人相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所以,每一次家庭聚会,都是范先生翘首以盼的节日——他会提前很久在日记里预告,仔仔细细地记录自己为聚会所备的菜式及用意,散场后还要品味咂摸好些时日,一种挥之不去的幸福感久久地氤氲在聚会前后的日记里。
  有年春节,女儿、儿子两家人来团聚,那一晚范先生强烈地感受到“儿孙绕膝的味道”,看着年幼的孙辈们“相拥并在床上滚来滚去、做游戏,真让人感觉有一种久违的童真”。
  他记述儿女间“说话温暖热烈”,又写下自己事后的懊恼不已:“在短短的不足两小时里,往往是想看看、想说说的事情全部忘了,只是一个劲地体验和珍惜这难得的相聚。”“女儿走了,我的心也随之空落落地。平时想念他们,而看见她了,又没有什么话可以说。”
  一位老人看了说:太真实了!
  进而告诉自己的儿子:以前我不敢跟你说,也真的理解现在人真的很忙,决不希望耽误你们工作;只是如果能懂得老人需要的,是不增加子女负担地多点陪伴,这就够了。
  七
  范先生家阳台窗边,将将容下一人的书桌上,稍显局促地摆着一台银色电脑、一只鼠标。
  “键盘在哪?”记者问。
  范先生一笑,俯身打开书桌抽屉,从书柜取下键盘架到抽屉上。
  视力衰退、手抖得厉害,但每天清晨七时,他雷打不动到电脑前坐定。每逢因故上不了网,他会特地打声招呼:“我要暂别几天,再见,朋友们!”阔别后又第一时间报到。往来留言的大多是熟面孔,范先生只消看一眼头像就能迅速报出网名,清楚对方多大年纪、住在哪、生活爱好、有什么病……
  在这里,时钟好像被拨慢了。
  老人们用“发博客”这种过时的、已被大多数人遗忘的方式,十几年如一日地沟通着彼此的精神世界,共同织就一张虚拟却坚固的网。
  当网络博客似早已成史前叙事,成立于21世纪初的“老小孩”网站却步履蹒跚走到今天,听来简直像商业奇迹。但其实背后没什么精妙的商业运作,前年夏天网站经营困难、几近关闭,老人们纷纷捐出养老钱笨拙地扑身营救。有人身在外地,弄不明白手机转账,错拿着微信二维码赶到银行汇款,往返碰壁几次总算成功。有人近年卖房筹款求医,又经历老伴去世,如今租房独居、生活拮据,还是咬牙捐出500元。
  36摄氏度的高温天里,范先生搭乘一小时地铁,将自己的捐款交给负责人。
  他在日记的一段话,或许解释着这场营救:“老人们的生活追求已经不在于吃、穿、用,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温暖。”
  这是他们的在线精神养老。
  翻看范先生帖子的评论区,大家交流时互相敬称“您”,许多评论以“问好”开头,句子很长,但标点规范,末了要特地写上“谢谢分享”,附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的祝福——与时下网上一些快速、炽热而速朽的社交潮流不同,这里维持着一种古老、克制、充满礼数的社区氛围。
  用“热络”“亲密”来定义这份感情,似乎并不确切。在范先生的描述里,大家更像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关系。他们身在不同地方,过着迥异的晚年生活,现实中很少见面,却循着一条无形的网线,每日相逢于此、遥相守望。
  他们中有人这样总结:“我们素不相识,却见字如面。”
  平淡如水之下,藏着一种独属于老人的牵绊和深情。
  前不久,一向活跃的网友“晨兰之珠”忽然断更。大家知道她老伴过世,担心出事,奔走打听,方知她突发急性脑梗塞。
  寒潮天里,年过八旬的“霜木”和腿伤初愈的“占峰”赶去探望。他们分享自己战胜病痛的经历,开解她“正确对待疾病,勿急,勿躁”,又演示“如何使用手机预约挂号”。两人走后,“晨兰之珠”才发现,药盒里偷偷塞进了1500元。
  有人感怀:“人生的下一秒谁也无法预料……我们都年龄不小了,大家都多保重,在这里相伴多一些、久一些,让友情与爱温暖彼此。”
  这不是一句司空见惯的话,而是他们具体、真实的人生。两年前,范先生的网友、邻居“双口吕”先生,突然一病不起。床榻上,他强撑起来发帖,向牵挂的网友们告假:“身体状况一天天坏下去,至今快要挺不住了……从今天开始,我不再坚持每天发一篇帖子的习惯,敬请网友们原谅。”
  这是“双口吕”留下的最后一篇日记。三个月后,老先生病逝。
  范先生在日记里记录了他们的最后一面:
  病中的“双口吕”已经无力查看网站和手机。范先生将网友们的网名及留言内容,全部抄录到一张纸上,到床前一一读给他听。
  “我读得慢,他也听得仔细。最后,我将写满网名的纸给他。‘双口吕’老师小心翼翼地接过,回到床上,慢慢地浏览,缓缓地转过身来,将这张纸片压在枕头底下。”


119

主题

6078

回帖

2万

积分

蓬莱仙人

积分
263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 2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北秦皇岛
洋洋洒洒的好长的一篇有滋味的通讯报道。仔细阅读,对范先生的 精神感到十分敬佩。

69

主题

2870

回帖

1万

积分

蓬莱仙人

积分
19312
发表于 2024-4-2 21: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黑龙江
好感人的一篇报道,给范先生点赞!感谢老乡分享!

259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5901
发表于 2024-4-2 21: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北
这个记者挺会写,不容易!

363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1055
发表于 2024-4-2 23: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北石家庄
庶民 发表于 2024-4-2 20:52
洋洋洒洒的好长的一篇有滋味的通讯报道。仔细阅读,对范先生的 精神感到十分敬佩。 ...

欣赏了老弟的转载,这个记者很能写的啊。写的蛮不错的。

296

主题

2万

回帖

9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95820
发表于 2024-4-3 03: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太敬佩范大哥了!这位记者的文章,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这位令人敬佩的老大哥

670

主题

4890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3754
发表于 2024-4-3 07: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芜湖
范先生平凡可敬!

49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45135
发表于 2024-4-3 07: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陕西
平凡的生活,常年的积累。

313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74705
发表于 2024-4-3 08:0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亚太地区
这个记者写的真好,让我看到了一位平凡可敬的范先生。

197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2311
发表于 2024-4-3 08: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终生不停的耕耘。丰硕满满的收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离退休论坛 ( 浙B2-20100176 )

GMT+8, 2024-11-22 16:10 , Processed in 0.1000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