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有所乐 于 2025-11-2 10:04 编辑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指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说明精神乐观可使气血和畅,则生机旺盛,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民间有很多谚语。有“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笑口常开,青春常在”等等。可见,情绪乐观,笑颜常驻,笑口常开,是人体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条件。笑是人体的生理需要。 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笑是一种独特的运动方式,对机体来说是最好的体操。笑实际上就是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作适当的协调运动。笑对呼吸系统有良好作用,它能使肺扩张,在笑声中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笑能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和加强消化器官的活力;笑能消除神经和精神上的紧张,调节人的心理活动,消愁解烦,振奋精神,扬起生活的风帆;笑能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笑能使面部颜色由于血液循环加速而变得红润;笑能增强肌体活动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起到某些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愉快的心情可影响内分泌的变化,使肾上腺分泌增加,使血糖增高,碳水化台物代谢加速,新陈代谢旺盛,因此能促进身体健康。 自古以来,笑就被看作治病之良药,健身防病之法宝。宙代医生早就用笑来治病。如金元时期的名医张子和用“喜胜忧”,“喜胜悲”的情绪疗法,治愈了许多病人。有一县令之妻,患不欲进食之症,并有时高声叫骂,凶若杀人。遍延名医治疗,终不见效。后请张子和诊治,名医张子和请来两个歌舞艺人,化妆新奇,在病人面前歌舞,患者见了大笑。第二天又让两个**学动物顶角,相互戏嬉,病人见此更好笑。之后,又找了两个饭量大的妇女,经常在病人身边边吃边夸饭菜香甜可口。病人见此馋意大发,便要来饭菜吞吃。随之,食欲渐增,病已告愈。不久还生下一个胖孩子。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可见,笑能治病健身。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处。” 当今世界,对笑也是刮目相看,各种研究笑的机构应运而生。如“笑的天地”、“笑的联盟”,“笑城”、“幽默协会”、“笑的中心”、“笑的广场”等等。在我国,50年代就有人建议在医院里设“相声科”,用相声这门笑的艺术,给一些疾病进行“笑疗”、让病人愉快地笑,在笑声中忘却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