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回复: 14

[散文]

[复制链接]

74

主题

631

回帖

5911

积分

天山茗客

积分
5911
发表于 前天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本帖最后由 舍予云尔 于 2025-10-31 14:09 编辑

        度
    凡事都有个“度”。无度,则偏。
    办任何事情,“度”如何掌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连那些高德大士乃至圣人,也未必能把握得好。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必须要按“数学物理方法”中的“正态分布函数曲线”来进行解析。太过“学术”的名词与分析,难以为大众所理解,我这里只能通过一些粗浅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最形象的比喻是:如果从一个固定的出口向地面流下沙子或粮食,在地面上必然堆出一个中部拱起向四周逐步延伸开的“堆包”。堆包中间最高,向四外渐渐降低,但总有一些落到旁边去,甚至溅得很远,个别的也许会滚到场地边沿去。绝大部分堆在中间,高度降低到最高点高度的70.7%以上的沙子量要占到总数的68.2%;如果最高点降低到70.7%这个范围扩大一倍,中间的沙子数就会达到总数的95.5%。在这个范围之外,总共都只有4.5%了。
    沙子堆的分散程度有多大?也就是沙子堆高度降低到最高点的70.7%的范围有多大,取决于沙子互相粘连的程度。沙子含水越多,粘连性好,这个范围就小(堆得越尖),如果是泥巴,堆得是最尖的。干燥的沙子粘连性差,含水越少,摊得越开。



            

    再举一个例子。某工厂有非常多的(例如几千上万)人,规定要在8点之前进厂。通常情况下,一般都会选择在7点50分前后进厂。统计表明,7点50分左右的6分钟之内(7:47~7:53),进厂了68.2%的职工;12分钟之内(7:44~7:56)进厂了95.5%的人;18分钟之内(7:41~7:59)进厂99.7%。但总会有0.13%的人在8点关门前后才到厂,有可能就要迟到了。如果工厂管理严格,职工纪律性又比较好,对应这些进厂职工比例的时间会从6、12、18分钟压缩减小,例如4、8、12分钟,甚至3、6、9分钟,职工迟到的比例会更小。但从理论上来说,迟到的人总会有。
    这个规律扩展到任何事情上,只要个体数量足够大,其统计规律都是一样的。
    办任何事情,从众随大流,处在中部95.5%之内,甚至是中心部位那68.2%之内,是最安全最为保险的(即所谓“风险系数”最低)。此即古人所谓“中庸之道”之所据。
    在许多情形之下,中部比较保险的范围比较窄,难以把控住,稍不留神,就容易滑到两个极端去。
    例如过去那个年代,在农村曾经推广一种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先进经验:“深耕”与“密植”。
    适当深耕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达而提高单产,但耕作到多深,算是“合适”的?太浅达不到“深耕”的好处;但太深,把非耕作层翻上来反倒有害。
    适当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田地的利用率,但密到什么程度,算是“合适”的?太稀达不到“密植”的好处;但太密,不透气,采光不足,或者肥力跟不上,反会降低单产。
    “深耕”和“密植”如何掌握适当的“度”?如果不以农业科技人员试验得出的“数据”为依据而擅自人为决定,就是盲目而有害的举措。
    这两种失“度”,在许多地方都曾经发生。
    历史上任何大的社会变革,多数人只会随大流跟着起事成为“参入者”。核心领头的总是少数一两个人;背叛、破坏事情的也会有,也只是极少数。先知先觉的激进领头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激进精英,受人尊敬但危险性最大;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分子,终会被历史否定而结局最惨。
    我们的有些想法与作法,有时也会把控不住“度”,特别是在急于办成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许多时候都会“欲速则不达!”历史上这种事例很多。办事(业)“速度”的“度”,即使是至圣先贤也难于把握得很好。此外,办事的“方法”也应该有“度”的。没有“度”,就会失于偏颇。太左不好,太右也不行。
    比如城管执法的尺度问题,就是一个适例。城市管理显然是重要的。不管或是管理太宽,就会太乱有损城市形象,市民也不乐见;执法太严,小商经济被堵死,于民生不利。“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一直是管理的“度”掌握不好。城市的管理者应该研究这个“度”。
    许多事情都有类似的“度”,毋庸一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7金币 +64 收起 理由
蓝朵1111 + 8 赞一个!
筱亭 + 8 赞一个!
山里娃 + 8 赞一个!
风清 + 10 赞一个!
咕咚来了 + 10 赞一个!
月婵 + 10 赞一个!
书香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97

主题

1万

回帖

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1814
发表于 前天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
老师深刻分析了度的内涵,匠心之作,耐人寻味。

74

主题

631

回帖

5911

积分

天山茗客

积分
5911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书香 发表于 2025-10-31 14:47
老师深刻分析了度的内涵,匠心之作,耐人寻味。

谢谢书香超版首先关注!

4

主题

908

回帖

3587

积分

天山茗客

积分
3587
发表于 前天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
  “舍予云尔”老师将‘“度”由浅入深,讲述了撑握分寸、把握尺度的道理,赞赏。经验有的是从书本获得,有的是从实实践中来,就拿农业耕种来说,植物的疏密、土壤的深浅,播种收获日期,田间日常管理,……,农民自有一套成熟经验,外行不了解情况,往往会闹出笑话。

74

主题

631

回帖

5911

积分

天山茗客

积分
5911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碧水小舟 发表于 2025-10-31 16:36
“舍予云尔”老师将‘“度”由浅入深,讲述了撑握分寸、把握尺度的道理,赞赏。经验有的是从书本获得,有 ...

谢谢碧水小舟朋友赞同!

74

主题

631

回帖

5911

积分

天山茗客

积分
5911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书香 发表于 2025-10-31 14:47
老师深刻分析了度的内涵,匠心之作,耐人寻味。

谢谢书香超版首赏加分!

788

主题

2万

回帖

1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2134
发表于 前天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欣赏好文章!

131

主题

3万

回帖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03689
发表于 前天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北
太高深了,都是老百姓,通俗点说就行,没必要用数学来说明。

278

主题

1万

回帖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81289
发表于 前天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欣赏舍予老师深刻诠释“度”的概念,由浅入深,很有启迪!
点赞问好!

65

主题

1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0333
发表于 前天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陕西
能把握住“度”,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离退休论坛 ( 浙B2-20100176 )

GMT+8, 2025-11-2 07:34 , Processed in 0.05945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