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舍予云尔 于 2025-9-20 14:16 编辑
张爹与李妈 邻居张爹与李妈是活脱脱的阴阳对立的一对:什么方面都是相反的。 张爹与李妈这一对老夫妻呀:看个子,一个高挑,一个矮;看胖瘦,一个维持120,一个只有80斤;量血压,一个略高一个又太低;论肠胃,一个便秘一个常拉稀。 这些自然属性不一样,那还不打紧,习性、爱好不同,那就麻烦咯! 一个爱动,一个喜静;一个不修边幅,一个是洁癖;一个沉默少言,一个爱磨叽;一个爱旅游,一个只愿守家里;一个喜欢玩电脑,一个手机都不肯用。 这些方面,若互能兼容,那也没关系,怕就怕,矛盾起冲突,影响了和谐。 说一个影响和谐的例子吧。 从勤劳的家庭出身而来,李妈出奇地能干,自然看不上不如她能干的人,就会整天贬低别人,张爹就首当其冲。 从艰难困苦的年代走过来,李妈还出奇地节俭,自然容不得不如她省俭的人,就会整天唠叨别人,张爹也是首当其冲。 能干、节俭,当然好。苛求别人,就失当了;人都有不足,总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更不应该。何况各人的出身、学识、经历不同,秉性自然不同,怎能一则以律之? 单说眼前也就罢了,他们的纠缠甚至牵累到千里之外张爹老家的其他家人;甚至深究到他们几十年前一些鸡毛蒜皮的旧事、小事。整天的数落和埋怨他们,那能有和谐吗?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里的是非是难以说清的。老伴张爹只能回避,以不了而了之。 张爹李妈他们俩的退休金有数千元,绝不是很困难的那种。李妈出于节俭过日子,却是一个非常过细的人。舍不得扔掉一丝一缕的东西,哪怕是三、四十年前的旧东西,只要它还有一丁点的使用价值。比如,从来不买拖把,都是自己撕旧衣服挷扎的;挷菜的塑料绳都留着,以备不时之需。……诸如此类的习惯,不胜枚举。这些倒也无可厚非。但有一些事情,就令人观感不佳了。 每次去买东西,张爹一人去,李妈不放心,怕他买贵了吃亏上当;李妈自己去,她又不敢带钱。身上超过五块钱,就开始紧张,所以总是老两口一起进超市,逛市场。到菜市场,这个菜嫌不好;那个菜嫌贵。她扒拉来,扒拉去,张爹都没了耐心,她还在那儿犹豫不决。 “这菜三元一斤的,你两元拿走吧!”老乡都不耐烦了。 结果两元买了。等李妈往前走了,张爹偷偷塞给老乡的,还是三块钱。老乡对张爹竖起了大拇指,表示感谢。 张爹夏天穿的薄袜子没了,打算买几双。昨天,路过市场边的地摊,一个小贩那里有。黄色的薄一点,一把十双十块钱,她嫌颜色浅了,张爹说没关系,可以穿;黑色的厚一点1.5元一双,张爹说也要得,她嫌贵。究竟买哪一种,她犹豫来,犹豫去,最后还是买了十元十双黄色的。可走到半路,她又后悔了,赶紧跑回去,把袜子退给人家,把10块钱又要了回来。张爹直摇头叹气。他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偷偷把十块钱塞给了邻居我,偷偷叫我给他买回了那十双袜子。 张爹和李妈,两个人这种不同的阴阳属性,也真叫人哭笑不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也算是一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