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尔东 于 2025-9-10 13:22 编辑
【说明】刚看完“9·3大阅兵”,国庆将至,不由得想起1956年国庆节。将我建博第二年(2009年)写的博客翻出来,和大家共享。 我是1955年底从哈尔滨来到北京兄嫂身边的。1956年夏,我考上初中,在北京八中初一二班,我和家人非常高兴;国庆前,第一次参加夹道欢迎外国贵宾,并清楚地看到敞篷车上的毛主席,我非常兴奋;第一次参加国庆游|行,而且是少先队仪仗队的第一方阵——竖旗方队,我非常自豪,这也是我最难忘的一次国庆节。 那时,感到最欢乐、兴奋的日子,不是寒暑假,而是四月到“五一”、九月到“十一”。 在中学,一进四月和九月,就要忙于劳动节和国庆节的游|行练队、准备狂欢之夜的集体舞和节目,还要随时准备集|合,参加外国首脑来访的夹道欢迎。因此,这个期间,下午经常停课,老师留得作业少了,小测验更少了,学习的压力减轻了许多。而我们也被节日的激|情和热情鼓舞着,全身心的投入到庆祝节日的活动当中。 印象最深的迎外宾活动,是1956年的9月30日,我们的队伍惟一一次不在宽阔的长安街上,而是在东单北大街,在红星电影院附近(影院现已没有,即是金鱼胡同口),那时此处街道较窄,两边的欢迎人群离车队很近,因此,毛主席陪印尼的苏加诺总统站在敞篷车上向人们招手示意,就从我们面前经过,看得非常清楚。 能够看到毛主席,那是非常荣幸的事,也非常值得庆幸的。所以,这次印象极深。 而1956年的国庆游|行,我是第一次,而且是少先队的仪仗队,是第一方阵。身穿一身白制服,白衬衣现成,白力士鞋,是嫂嫂专门为此次活动给我买的,白制服裤,是统一发的(用后还回);双手擎红旗,旗杆顶装上铜五星,下有两条黄飘带,衬托着红旗。多么漂亮而庄重! 在练队的动员会上,校领导和少先队总辅导员向我们描述了这样诱人的场景之后,进一步强调了我们的责任:你们代表了祖国的未来,接受党中央、毛主席的检阅,观礼台上还有人民代表和国际友人观看。你们一定要练好,到时要走好。要让党中央毛主席放心、让人民和友人高兴,让敌人害怕! 祖国、党和人民,荣誉和责任,在我们心中,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动员的鼓动力是很强的,我们能听得进。 从九月初,半个多月的课外活动训练,很辛苦,也很有成果。近20人一排,我个子小,在第一排的右侧,接受检阅时,是靠近天安门的一侧。记不清有几排,反正后来走起来,大家很象样的,横看、竖看、斜看,都成线。尤其经过天安门时要求的正步走,很有气魄。因此,在9月底的天安门前夜间彩排,就受到表扬(后来辅导员高兴地宣布)。 十月一日,一大早,我们便已在南河沿一带集结,随后下起雨来,而我们一直安心的等到十点整庆祝大会开始的那神圣时刻。为了少上厕所,我们带的吃喝东西,宁少勿多。 辅导员再次强调纪律:全神贯注,排除干扰,保持队形,走好步伐。哪怕被后边的人踩掉鞋,不能捡鞋,光着脚也要走下来;经过天安门时,看不清天安门上的毛主席,要全力以赴走好队;天虽不好,下雨,但我们更要走出祖国未来的志气来! 就这样,在雨中,我们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接受了党中央毛主席和祖国人民的检阅!我一直引以为自豪!
后来,我虽也参加过少先队仪仗队其他方阵和学生的群众游|行队伍,但总觉得没有这次神圣。 写于 2009-09-06,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