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4号(周日),我从北京回青。还在北京南站,就接到好友杨岚的微信,高兴地告知:她和爱华周二中午给我接风。
这两位好友,都是我的老同事。说是“老”,是说我们共事二三十年,算是老同事了。其实年龄,她们才六十左右,刚退休没几年,年轻呢。
早在月初,她们就说,等风凉了,聚一下,我们都期待着。
期待中,不由回忆往事。我很感谢她俩,除了在工作期间建立的友谊,更有在近年我最艰难时,她们给予的关心。
前年秋天,老伴病重,她们前来看望,安慰、鼓励;爱华还跟其夫建林专程看望,以“大邮轮”给予老伴莫大的精神慰藉。对此,我发了博文《老伴未了的心愿》。
一个多月后,老伴去世。为帮我走出悲伤,爱华百忙中,冒着寒风,夜探李村公园的红叶,给女儿陪我赏秋散心打前站。我记在了心里,写在博文《【逛青岛】67.逛李村河赏红叶》。
后来,她们又来看望我,知我不会做饭,请我吃饭时,有意多点,留出下一顿的。
儿子回来,建东院长帮我召集了个家庭式聚会,她们和几位好友参加,我得到极大的慰藉。
她们看到我出游,便在微信上,一方面鼓励,另方面叮嘱安全健康,非常关心。
25号,先后接到女儿和爱华的电话,告诉我同一件事:爱华邀请女儿带着孩子参加周二(26号)的聚会。为我方便,酒店离我家很近,步行不到十分钟。
哈,说起来真是缘分,她们名字都是“爱华”。爱华比小华大十岁,当年邻居时,让女儿叫她姐姐。姐姐请妹妹,友情似亲情,我也很高兴。
周二上午,爱华建林两口子先来到我家。才知建林也退休了,日子过得真是快啊。当年承蒙爱华的信任,他们恋爱时,让我参谋,正巧我五侄是建林所在公司的人事科长,很肯定建林。一晃30多年了,我很庆幸,自己还不是“瞎参谋烂干事”。
建林还有事,我们聊了一会儿,他办事去了。爱华听说我29号复查做胃肠镜,并且不要麻醉,很是关心,要陪我去医院。我告诉她,请放心,去年做过,没事的,有小华陪就行了。就在我写此文时,女儿来电话说,爱华姐还是要去,怕她一个人陪不行。她好歹把爱华劝住了。我很感动。我也跟爱华联系,请她一定放心,没事的。她给我加油,鼓励!
我们到酒店时,杨岚已经到了,随后女儿和孩子也到了。女儿跟杨老师是初次见面,一见如故。
爱华又是多点了菜,留出我的下一顿。我们以茶代酒,分别敬茶祝福,外孙还代表姐弟俩敬茶呢,也很热闹,情意满满。
爱华说起小华小时帮她看孩子的趣事,孩子笑,小华笑,孩子哭,小华也跟着哭。小华也笑道,那时也不会哄小孩,就急哭了。
杨岚回忆道,她从学管处调任商务外语系总支书记时,还跟我交流如何适应地方院校工作(她从部队转业),对我当时的建议,记忆犹新。我很赞赏她的工作热情和魄力。
她们也是很喜欢旅游,这也是我们的主要谈资。他们对我的心态和身体大加夸赞,给我极大的鼓励和安慰。
我们还提到许多老同事,最痛惜的是魏校长,她们春天就和我相约,和魏校长一起聚一下。但由于总是出游,没能安排上。我说,3月时,魏校长听说我乘邮轮非欧行,跟我商量,他想同行。我请他确认他的腿脚伤痛能解决,没问题。结果最后还是身体原因放弃了。我6月回来后,听说他不舒服,要去看他,他说秋凉再来吧。没想到7月他就走了,呜呼!
和我同龄的老同事,有的走了,有的年高不愿动了,相聚不容易了。
所以我很感激杨岚爱华她们,相差20岁,还关心着我这耄耋老头,算是忘年交吧。
相聚结束了,但同事情谊,历久弥深,不是亲情,却似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