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先生 于 2025-7-18 13:14 编辑
为了考虑老了预防生大病费用的风险,总要有所储存,所以我们俩节衣缩食将退休工资所剩下的钱存放在银行里。 今天我去了银行,办理了一项业务,将几年省吃俭用积余的钱汇合一起。因为我的退休工资和老伴的退休工资发放的银行不一样,幸亏有一辆自行车来回跑加上我带齐了必要的东西,还有正巧是人比较少,所以办理比较顺利,也总算解决一件繁琐事。 真的,从很小的时候在父亲的指导下就有了储蓄的概念。那时父亲每月给我一元钱到银行办理贴花储蓄,有专门的储蓄卡,每月去一次,就有银行工作人员在专门的储蓄卡里贴一张,积满一年下来也有几毛的利息。除此之外,我还看到别人在储蓄时用的存折都是用钢笔手写的,然后盖章确认。那年,当贴花一年期满,父亲要来储蓄卡。虽然我连利息的一分钱都没有给我私用,但因为不懂加上家里经济窘迫,也没有怨言。也就是这样一个唯一一次的储蓄,让我知道储蓄的意义。那时,更多的时候都是宣传支援国家建设,从小就有了这样的概念。 到自己参加工作后,我一点点自主开始在银行里储蓄。因为刚开始工作的工资很低,第一年每个月为17.80元,第二年开始就37.80元,出去交家里的伙食费以及单位食堂的用餐以及来回的交通费用等,也所剩无几。尽管如此,尽可能将多余节省下来的钱放到银行里,开始了办理银行储蓄。每次看到除了本金外,有几毛几分的利息就会分外高兴,也感觉到为自己支援国家建设做出了一份贡献。从工作到现在,从未向别人借钱过,倒是有师傅问我借钱的事情。 现在每次走过银行门口,大都会有一种感叹,有一种惶惶然,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有了焦虑,或许与当下的社会经济形势有关吧。但有一点坚信,如果没有钱将是万万不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