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并受到焦溪老师《杂忆稿酬稿费》启发,脑洞开了,想起自己写作并曾经投稿报社,并收到过稿费的经历。 那时我在印刷厂计划科担任综合统计工作,一次厂里接到一项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著作任务,为此全场沸腾起来,很多工人涌到厂门口迎接上级领导送来的任务单和印刷用的纸型,继而印刷,装订车间工人们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保证完成任务。 作为综合统计如实记录印刷出版任务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工人们的全力投入,我收集汇总资料写了一篇稿子直接投放到北京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中国新闻出版报》。那时对能不能见报无所谓,因为在读书时期曾经有过一次投稿被退回的经历,此次则是一种久违尝试,几天过去了也没有任何回音。那天在上班中突然接到电话,让我到传达室去一次。于是我放下手头的工作,三步并作两步跑向传达室。传达室的师傅笑盈盈地从办公桌上的信报件堆里将邮政局那绿色的取款单递给我,一看是稿费十五元,那时我的工资不过四十多元呀,让我大感意外,顿时喜笑颜开,回到办公室放在抽屉里,没敢告诉科室里任何人。想那时,家里经济开支够紧张的,突然间掉下来的“馅饼”真可以让家里改善一些伙食。过两天在厂里报纸宣传玻璃橱窗里看到新一期的《中国新闻出版报》在第二版看到了自己写的稿件,心里乐滋滋的。 在我被调到办事处后因工作原因被介绍与《解放日报》一位记者认识,只是我后来一直未与联系,也没有再次投稿,不了了之,至今回想起来是一件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