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湖 于 2024-9-24 07:40 编辑
犄角旮旯里的美景之七——魅力无穷的三北防护林 1979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东西长约4480km,南北宽560~1460km,规划范围包括陕、甘、宁、青、新、晋、冀、京、津、蒙、辽、吉、黑共13个省、区、市的559个县(旗、市、区),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撑起了祖国的"半壁江山"。"三北"防护林工程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上世纪60年代高台县开始建设的林网化农田(网图)
10年前的高台段防护林(拍摄于2014年) 高台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部边缘,沙化土地332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之一。上世纪60年代,高台县就把防沙治沙作为保护土地环境的重点来抓。他们在庄稼地边远,挖渠防水,两边种植树木。庄稼地按照一定面积,在地埂上种植乔木,形成林网化,有效地阻止了沙漠侵袭。多年来,当地通过全民动员植树造林,大力开展防沙治沙,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高台段防护林一角(网图) 高台在绿洲南北两侧大面积营造防沙固沙林,形成了2条南北宽0.8公里、东西绵延137公里的绿色屏障,封堵了外围风沙对绿洲内部的侵袭,以前是沙进我退,现在是围点打援,我进沙退,全县绿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现在,老友们随我的镜头,感受一下高台段防护林中的迷人魅力。
防护林中多种多样的树种
这些树下,就是长城墙基
围剿之下,沙漠已经臣服了
防护林中的明朝长城燧烽台
茂密的、生命力极强的植物
防护林中的胡杨(2014年拍摄)
穿越防护林的林荫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