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南西北 于 2024-6-8 20:37 编辑
谬说端午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源远流长;端午说粽子,近年已成常态,已有好多朋友“说”“也说”过了粽子,轮到我,只能另辟蹊径,“谬说”一番了。 虽为“谬说”,却不一定就是“不合情理”的“错误”,而只是“与众不同”而已。 先说端午。端午节过了几千年,关于它的来源众说纷纭。我认为,中国所有的农历节日统统与农时相关。就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而言,清明是祭奠祖先,准备春耕;端午是调整身体,准备夏锄;中秋是全家团圆,共庆丰收;春节是休养生息,备战来年。 按中国传统纪年的天干地支推算,农历五月是“午月”(也就是“猴年马月”的“马月”,见我的拙作《也说猴年马月》),而初五,是每月三五(初五、十五、二十五)中的第一个“五”。在中国古代汉语中,“端者,初也”,“午”与“五”通用,所以,五月初五这一天,就称为“端午”或“端五”,在我们家乡,有的人甚至直接称这一天为“五月单五”,成为了调整身体,准备夏锄的节日。 农历五月夜短昼长,炎热干燥,秧苗已高,且与杂草混杂丛生,亟需间苗、锄草,而且反复多次,以保护保障农作物的顺利成长成熟。而人们在这样的时段,这样的条件下劳作,自然是非常地辛苦劳累,李绅先生的不朽诗篇《锄禾》,正是这种劳作的写照。 再说粽子。 为了使人的身体适应这样的劳作条件,人们从众多的食物中筛选出“粽子”这种食物来抵御炎热、劳累和饥饿。 据《本草纲目》说,高温干燥,容易伤及人之脾胃,而“苇叶性平、味甘涩,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通淋之功”,用芦苇叶来包粽子,可以使人在高温之下,较好地保护脾胃不受伤害;同时芦苇叶经高温蒸煮,增添一种清香之气,还有解暑除烦,增进食欲的效果。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江米)、大黄米、小黄米和黏高粱米,可统称为黏米。黏米可以提供比普通的稻米、小米、高粱、玉米更多的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养心、养胃、健脾、固表止汗、止泻、解毒等作用。因此老百姓说:吃粽子很“坚饥”,很“禁饿”。 粽子里放进云豆、大枣,甚至用肉类、豆沙作馅,也是为了增强苇叶和黏米的功用。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食物比其他食物易于保存,就把它用于祭奠祖先,黏米取“年、米”之意,祈福年年有余粮,把粽子包成四个角,四个平面,寓意四季保平安。 这么说来,过端午,吃粽子,与屈原并无关联,可人们为什么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呢? 我以为,这与人们的爱国情结有关,也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关。 人们崇拜屈原,崇尚他的爱国精神,同情他的不幸遭遇,想帮助他,却又无能为力,就编排出各种故事安慰自己,而这些故事却矛盾百出。 那时的人们真的相信有蛟龙存在,蛟龙和鱼类会吃屈原的遗体么? 那些蛟龙和鱼类,是肉食动物还是草食动物,在黏米和屈原的遗体之间,它们就肯定会选择前者? 如果答案肯定,那为什么不直接把黏米撒入江中,蛟龙和鱼类还吃着方便? 把黏米用苇叶包上,再缠上五彩线,把它们吓跑了,它们还吃得上么? 窃以为,那时的人们,生产力极其低下,即使他们相信以上都是真的,也不会拿出自己大量的口粮,扔进江中,化为乌有,而让自己饿着肚皮。合理的解释,应当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体力和口感的需要而寻找出来的噱头而已。 到了现代,人们更是把屈原抛得远远的,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人们本身的身体与精神的需求。 我的这些谬论,您认同么?不认同也没关系,反正我就这么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