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回复: 5

[原创] 回忆六十年代的“三就店”

[复制链接]

483

主题

2100

回帖

8755

积分

大漠孤烟

积分
8755
发表于 2025-8-6 21: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本帖最后由 闲鱼野鹤 于 2025-8-6 21:57 编辑

(本帖是回忆,全地的政策可能有所不同)

    老了喜欢回忆,记得的六十年代中期的农村,为了让农民方便购买新鲜猪肉,县有关部门开始在农村开“三就肉店”。
    所谓“三就店”就是生猪在农村就地收购、就地屠斩、就地销售。
   “三就店”一般3-4个大队中,选择方便农民买肉的大队。
   “三就店”的一切政策是全县统一,就是收购价、鲜肉销售价、奖励政策。
    记得当时在斩杀后,连猪头、白胴达到77斤才是合格,假如不到77斤白肉,奖励政策就少。
    有一段时间,国家需要猪皮革,采用剥猪皮销售猪肉
    当时的奖励政策:
   凡合格的猪,价格以屠后的出肉率,最差的大概是62刀(出肉率62%,下同),大多在64-68%之间。
   那时的猪相对瘦,出肉率能达到72%是极少。
   出售一头猪奖励饲料票40斤、布票3尺、每斤毛猪凭发票在生产队奖励一斤稻谷。
  在那时几乎全部太湖系猪,公猪品种相对多,如苏联大白猪、英国约克、丹麦长白猪,肉质好,现在根本吃不到这猪肉的美味。
   当时猪的饲养时间长,一般猪毛重在120斤以上,至少要饲养7-8个月,1/3的肉猪饲养时间超过一年或更长。


   当时猪肉销售量不高,毕竟当时农民钱不多;因此每天杀的猪不一定能销售完,再是当时没有冰霜。
   猪店将没有卖完的肉,在店内挖一口井,将肉放入井入,下一天再销售。


人生哪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124

主题

1921

回帖

1万

积分

蓬莱仙人

积分
16327
发表于 2025-8-6 22: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那时候,一头猪,就是不菲的收入

785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蓬莱仙人

积分
79119
发表于 2025-8-7 06: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
我厂里有一位被顶替的孩子在农村里会 杀 猪,城市里没有,只有 杀 鸡 杀 鸭的。

483

主题

2100

回帖

8755

积分

大漠孤烟

积分
8755
 楼主| 发表于 2025-8-7 08: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庸叟 发表于 2025-8-6 22:29
那时候,一头猪,就是不菲的收入

谢谢老师!

  当时一头合格的猪,至少是52 .08元。
人生哪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483

主题

2100

回帖

8755

积分

大漠孤烟

积分
8755
 楼主| 发表于 2025-8-7 08: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范先生 发表于 2025-8-7 06:26
我厂里有一位被顶替的孩子在农村里会 杀 猪,城市里没有,只有 杀 鸡 杀 鸭的。 ...

谢谢老师交流互动.
人生哪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60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73619
发表于 2025-8-7 10: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我下乡时,农民饲养的猪,必须达到100斤以上,才够交售标准。
毛猪一斤0.48元,交一头猪,也就能得到50多元,这可是一家人几个月的零花钱呢。
交一头猪,奖励肉票5斤,布票5尺,饲料票50斤。这些可还都是要自己再掏钱才能买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离退休论坛 ( 浙B2-20100176 )

GMT+8, 2025-9-1 14:31 , Processed in 0.0541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