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山 于 2024-9-5 10:05 编辑
怎样写格律诗词
格律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就是像唐诗、宋词那样一类按照条条框框的要求而创作的短篇题材。现在又称作“古诗词”、“旧体诗词”、“中华诗词”、“中华传统诗词”等。 学习写这些劳什子,首先要认识和掌握它们的格律。格律是诗词在修辞上的要求,是必须遵守的。游戏要有规则,比如你开羊肉馆、就不能光卖烤地瓜。遵守了格律,诗词作品才有可能具备爱好者所希望欣赏的那种韵味和感觉。格律越工,创作的难度也相对要大些,其实格律并不神秘,也不难掌握,就跟对着曲谱多、勒、米、花唱东方红、太阳升差不多。各种模子在百度都能搜到,初学者不必有畏难情绪。 古体诗词多种多样,绝句和律诗称“格律诗”。长短句叫词,诗和词共同的要求主要是平仄和押韵,此外,还有对仗、排比等等。平仄是汉字的不同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主要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古汉语则还有入声。现代汉语四声中都有一些字在古代是读入声的。说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大体正确。但使用“平水韵”时,就要注意入声字,在这里,上平、下平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 押韵是指在不同位置的汉字用相通的韵母。诗词格律要求句末用韵,韵有平韵、仄韵,单韵、多韵、变韵、交替韵之别。用韵也是门学问,但初学者只要弄清平韵、仄韵就可以了。诗大多用平韵,填词有时会用到仄韵。其它大都是“马尾巴的功能”。在历史长河中,汉字音韵变化很大,各地方言也五花八门,所以很难形成一部完全合理的韵律。现在人们多数赞成仍以平水韵为诗词用韵的依据。平水韵始于金朝,历元、明、清三代。词的用韵比诗要求宽些,可用《词林正韵》、也可用平水韵。入声字要单独押韵,就是说所有韵脚都必须是入声字,不得与上声字、去声字混押。现代人写诗词仍使用古韵书是有些别扭,有的字普通话读起来就不是韵,因此诗韵应该改革。但这有待于大家深入研讨,求同存异,形成方案,由权威机构发布,但走到这一步还须时日,现在的共识是实行双轨制,平水韵和新韵皆可,但不得混用。新韵好使,但如若遇到有的征稿参赛,孔乙己们又要求平水韵,所以二者都必须掌握和熟悉。 对仗又称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同的两个词句表现相反或相同的意思。这在诗词中普遍存在,是诗词写作的基本技巧之一。对仗不但要求字与字、词与词的词义要相对,同时也要求平声字与仄声字相对。在律诗中,要求第二联(颔联)和第三联(颈联)一定要对仗。在词中也有要求非对仗不可的句子。对仗工稳者,称作“工对”,为上品。大体工稳者,称作“宽对”,亦可。对仗中,“反对”比“正对”更佳。“反对”是指两个概念互不相同的词句相对,如“继往”对“开来”,“黑”对“白”、“驴蛋”对“棒槌”等。正对则是两者词义相同。“正对”发展到极端就成了“合掌”,指两个概念完全同义,如“关门”对“闭户”,“家乡”对“故里”、“菊”对“花”等,这是诗词写作的忌讳。 现代人写诗填词,或用诗词表现当今事物,难免用上一些现代词汇,不然没有时代特征,现代词汇如何应用,是发展诗词弘扬中华文化的新课题,值得诗词界人士实践与探索。雅与俗,当然不是仅表现在词汇方面,但是无论从什么方面说,都要雅俗适中,不能太俗而口语化,也不能太雅而晦涩、用那些大家都找不着北的冷僻词句而孤芳自赏。写作要先选题立意。诗词可以反映的题材十分广泛,包罗万象。传统的题材有思乡、怀古、田园、边塞、闺情、愁怨、咏物、言志等。还有就是一些应酬、即兴之作等都能用上。如何用诗词反映现代社会的许多新事物,也是诗词界人士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一项新课题,但无论什么题材都要写好它,求质量不争数量。写人们熟悉的题材要力求创新,不可人云亦云,落入俗套。而改变格律诗词的传统特色。诗词题材是有局限性的,有其自身的美学范畴,不是字数够了就是诗。若用诗词代替说话,变成解说词,那就会使其粗俗化,是最不足取的。怎样创新新,如何精雅,要在立意时考虑。诗词立意十分重要,是写作成败的关键,因为诗词写得好不好,意境修辞应当放在第一位,这能充分体现作者文字功底和艺术修为,是不能速成的。格律倒还在其次。 写作之前还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诗词种类,一个题目既可写诗,也可以填词,可写这种诗、那种诗,也可填这种词、那种词。但是诗词种类不同,则风格不同,对题材的表现有不同的效果。绝句和律诗最为通畅,易于表现各种题材。古风不限篇幅,宜于叙事与抒情。词的种类很多,或短或长,抒情、写景皆宜,毛公的【沁园春、雪】,苏东坡的【大江东去】都是旷世名篇。词牌如梦令、浣溪沙、菩萨蛮、卜算子、忆秦娥、西江月、浪淘沙、鹧鸪天、临江仙、虞美人、踏莎行、蝶恋花、渔家傲、水调歌头、念奴娇、望海潮、沁园春、贺新郎等多种词牌结构流畅,用者众多。 接下来就是谋篇了。谋篇跟写文章一样,应根据题目和立意构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用什么韵来选择素材。一定要有主题,围绕一个中心来写。有的人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累赘重复,作品就显得松散。有的则罗列一大堆东西,跟摆地摊一样,作品就显得繁杂。这些都是初学者必须注意的。如何使作品有条有理、一气呵成,不妨借鉴八股文的“起、承、转、合”。下面用一首七律【采风平安寺】为例说明: 松林小庙号平安,曲径幽悠十八盘。 宝塔山头登宝塔,江滩岭上望江滩。 青云漫卷浮生愿,黄叶飘飞弱水观。 採得梅花当雅韵,品茶索句意犹欢。 一、首先是破题:切入主题,介绍平安寺:【松林小庙号平安,曲径幽悠十八盘】。 二、承接:在平安寺怎么活动呢?【宝塔山头登宝塔,江滩岭上望江滩】-------。 三、转题:就56个字的东东,总不能都说活动吧,也得有些慨叹和灵感,特别是在菩萨跟前。于是想到看到了【青云漫卷浮生愿,黄叶飘飞弱水观】。 四、合拢结尾:大家皆大欢喜,【採得梅花当雅韵,品茶索句意犹欢】。于是一首完整的七律诗就烧饼出炉了,纵观大多的诗词作品,结构大抵都这样。 除此以外用词造句也是关键,必须反复推敲和修改,直至每个字都恰到好处,不好搬动为止。这个过程也是提高水平的过程,史上名篇就是这样炼成的。如不善于推敲修改,写出来就算完事,往往会留下败笔。要注意每个字是否都发挥了作用,所包含的意境是否圆满,另外还要要用好比喻、借代、双关、夸张、婉转、镶嵌、层递、倒装等种种修辞手法,使词句典雅优美。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诗词是超短篇文字作品,正因为短小,所以更要精心制作。诗词有优劣之分,我们至少要写到合格。诗词合格的标准是:一、平仄、押韵、对仗、字数、句数等方面都符合格律。二、意思连贯、完整,符合逻辑思维和理解习惯。三、语句通顺,文字流畅、精练、具有诗词的韵味。 以上是自己一些浅陋的心得体会,在我们老人群,不是做学问的地方,如有网友在闲暇时候想接触和练习下下,希望能对其有所帮助,权当做敲门砖吧,当然还有众多的方家名宿,所述有欠妥之处望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