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先生 于 2024-3-15 13:44 编辑
外来客到复旦大学,校史馆是必去不可的地方,包括我。当年三年“发挥余热”,校史馆还没有开放,说明我也是第一次参观。 我单位与复旦在当年很有渊源:我单位创办于1 8 9 7年,复旦公学创办于1905年,都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 1902年,由马相伯倾其家产,借天 主 教徐家汇房子创办了震旦学院,到1905年因反抗教会干涉校务工作,于右任,邵力子等等学生脱离震旦,支持马相伯创办的复旦公学于1905年9月14日开学上课。 历经一百多年,复旦经历了新旧社会各种历史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培养并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国家栋梁人才,有的成为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带头人,是我们国家响当当的一流大学。 校史馆里在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文 革时期的复旦大学也有实事求是的记录。印象最深的是出了一个出名的胡守钧,好像是孙悟空战 斗 队,响彻了整个上海滩,如雷贯耳。在校史馆遇到一位也是与我同年龄的人,说起这个人物,现在是教授了,还著作了几本书出版。 随着文 革结束,大学教学逐步回到了正规。突然想起在我当年工作的印刷厂里承印的一份期刊,叫《数学年刊》,就是复旦大学数学系的刊物。因为数学公式符号繁多,一般印刷厂根本无法承担这种类型的排字排版。用当年《宝钢工程技术》期刊的客户话不无感慨地说:“我们厂排出来的版面就像大米饭可口,而别人家只能是普通米一样”。曾经我随业务员应《数学年刊》编辑部邀请到南京大学联系工作,受到南京大学热心的接待,至今还留有印象。 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将到这个校史馆参观,仔细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