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先生 于 2025-9-20 10:09 编辑
在睦邻中心与邻居以及工作人员说话多了,很自然会遇到问起我原来的工作单位的话: 一位约九十岁的老人问我,我回答说了,她非常惊讶说起自己的外公就曾经在位于宝山路上的商务印书馆工作。那时的商务印书馆不仅出版书还出版报纸,任务很多,需要翻三班制,他是一个排字工人。她说看到我说话的腔调,感觉与别人不一样,是一个文化人,说的我怪难为情。她说,那时的商务印书馆名气很响,如果说银行是金饭碗,那么商务印书馆就是银饭碗。 一次在阅览室,当时约有十多人,其中一位问我的工作单位,当我回答了以后,开始一时没有一点声音,很快有几位八/九十岁的老人发出了“啊,商务印书馆很有名的”感叹。我接着把自己所知道的历史说给大家听,此刻仿佛成了我一个人宣讲的场所。他们也关心现在在上海的商务印书馆的情况,我也告诉了他们,看的出他们对商务印书馆怀有深深的感情。 昨天睦邻的两位工作人员为了志愿者的事情让我到办公室里去谈事情,问起我是否是党员,我回答说是。接着说起手工艺制作小组活动需要一位党员协助,要让我帮忙。我说起了自己人事编制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上班在上海的办事处,想不到这位的脸上马上泛起红光,紧接着说:“这个单位很好哎!”再问我是不是担任编辑,而我的回答是担任财务,但商务的历史和出版的图书氛围一直感染了我。曾经在睦邻实习的另两位复旦学生更是说出最近阅读的书籍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自然这本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我也知道,并告诉他们自己家里珍藏的图书后十分羡慕。 三次经历都让我留下美好的印象并让我感到自豪,祝愿我们的单位继往开来,越办越好,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