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尔东 于 2025-9-10 16:53 编辑
2009年,在电视中观看国庆六十周年晚会。
不由得想起了1958年五一节的晚会。我在北京参加了很多次“五一”、“十一”的联欢晚会,独独想起这次晚会,是有原因的。那时的联欢晚会,是在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一片区域举行的。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58年4月22日竣工,五一节那天隆重揭幕,第一次看到纪念碑,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那时烟火的烟雾大且散失慢,很快广场便被升腾的烟雾所笼罩,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似在云中屹立,给人无尽的遐思;原因之三是节后语文课写过五一节的作文,我写出了当时意境和遐思,被老师当范文在班里读了,暑假回黄县老家看望父母,我将作文作为礼物给父亲,得到父亲的表扬,非常感动,因为父亲是很少表扬我的;原因之四是1963年高考,作文题之一便是《“五一”劳动节日记》,我马上就想到了五年前的那篇作文,但是,时过境迁,虽然还记得那时的意境,但那时的感觉,那种激|情找不到了,无法,开了个头,就搁浅了,考试时间有限,不容多想。只好写另一个题目《唱“国际歌”所想起的》。 那年晚会的意境,至今驻留在脑海里,仍然很清晰。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当天隆重揭幕,在我们心中是极其重大而又庄重的事情。
白天游|行,晚上参加晚会,就在东华表附近。我们男八中(北京八中)好像是和女三中的同学合作,男女各一层,里外两层,组成一个舞圈,随着广场播放的《青年友谊圆舞曲》等乐曲,跳集体舞。乐曲停歇的时候,欣赏我们自己准备的节目。 最激动人心的是焰火燃放的时候,虽没有现在的焰火那样丰富多彩,但已足使我们心旷神怡的了。那时,夜空中有数十条探照灯光柱,灿烂的焰火,正好衬托出光柱在夜空中的光亮夺目,或静止成美丽的网状,或有序摆动,令人眼花缭乱。 焰火的烟雾很大,并且久久不能散去,我印象极深的意境,就是此时出现的:巍峨的纪念碑在烟雾中时隐时现,仿佛就在空中。烟雾弥漫开来,来到我们之中,仿佛也在空中。心中对英雄、烈士的敬仰、崇尚,令我想起毛主席的《蝶恋花 答李淑一》,烟雾中的纪念碑,不就是“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吗?而烟雾中载歌载舞的我们,不正是“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吗? 这种意境,使我久久不能忘怀。虽然年代久远,文词上没有了当年的感觉,高考时无暇细想。但此时,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慢慢写下此文,对革命先辈和先烈们的一种怀念吧。 值得告慰先辈们的是:人间不仅已伏虎,而且经过六十年的奋斗,已经稳健的走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写于2009.10.03,后稍加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