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先生 于 2025-8-18 10:53 编辑
看了前几天《扬子晚报》副刊登载了一篇文章《名片》,让我想起了名片的事情。 名片早就有了,记得在解放前那些上层名人名流都有,它代表了自己高贵身份。那个时候,如果能够得到名片,那可很是稀罕荣耀的事情。自改革开发初期,名片一时大量涌现,普及,据说连一些学生都有。 名片上不仅仅有自己的单位,名字,单位地址,联系电话,还有不可或缺的就是职务,头衔最好都是经理,理事长,为了博眼球,名片制作越来越考究:有彩色的,有烫金的,有附上自己照片的。给你名片,那是看得起;接受名片的必须弯腰低头,作谦恭状,还要说一句感谢的话语。因为接受的名片多了,当时发明了名片夹子,就像照相本子一样收藏。 同样,在办事处工作期间,继任的领导开设了经营部,不仅仅为自己,也为我们每个人都印制了名片。作为领导,头衔为主任,经营部经理;而我因为没有职务,光杆一个名字。当领导给我一盒名片时,我怔住了,因为事先没有说起呀。望着一盒名片,后来的工作一点都没有派上用处,后被我丢弃。 本人知道一些印刷工序,不知道那些名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后来我关心了一下,起初竟然通过铅字排版,然后在小型的印刷机上印刷,然后裁切出来;随着名片的普及,出现的专门的机器,根本用不着铅字排版印刷,只要用照相制版的方式即可印刷,成本低速度快了很多,甚至现场制作完工。当然,如果是考究的名片,其后加工还不得不在小型印刷机印刷。 当今名片也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它毕竟在那个特定的时期里被发明,几乎被普及,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充当了一回时代的弄潮儿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