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注意事项 1. 泡脚总时长不要超过30分钟,泡脚时间过长,血管长时间被扩张是不宜的。泡脚时间太长,脚部皮肤还可能热伤。 2. 水温过高,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不利。 3. 要注意泡脚桶的清洁。脚上细菌容易残留在桶壁内,不彻底清洁,不进行抗菌处理,会造成脚部的感染,有脚疾的不要多人混用泡脚盆,以免交叉感染。 4. 太饱、太饿时,不宜泡脚。泡脚时更多的血液会涌向下肢,体弱者容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 5. 体质虚弱者慎于泡脚;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亦应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有糖尿病的老人更要留意水温不能太高。 6. 足部有脚气等皮肤病的,或有外伤者,不宜泡脚。 四. 泡脚的其他禁忌事项 1、有基础血管疾病的人。泡脚时间较长、温度过高等因素,可能增加心脑血管负担。此类人泡脚时水温不宜过热;时间也不宜过长,10分钟左右即可,否则将导致大脑和心脏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 2、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肤比较脆弱,脚部末梢神经对温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觉很烫的水温,他们却感觉不到,所以很容易被烫伤。一旦被烫伤,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时就医,都可能导致足部感染、溃烂,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截肢。 3、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脚部温度的升高只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加重静脉回流负担,导致曲张的静脉进一步扩张,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很可能把脚越泡越肿,所以千万不要用热水泡脚、泡腿,也不宜用热水袋暖脚或洗桑拿浴。 4、足癣等皮肤病患者。很多人误以为泡脚能减轻足癣症状,其实用热水泡脚反而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对于皮肤已经破溃的伤口,热水泡脚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敞开伤口,干燥通风。足部患有疱疹、湿疹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要用热水泡脚,一旦将皮肤弄破,很容易造成感染。 5、 女性经期别乱用中药泡脚。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药泡脚来达到治疗痛经等经期健康问题的目的,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 6、儿童谨慎泡脚。如果孩子的脚不是很凉,就没必要泡脚。人体足弓在儿童时期逐渐形成,此时如果经常用热水泡脚,可能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风险。 五. 泡脚药物 泡脚若无特定病症需要调理,就可以只用热水泡脚;如果有,或者有针对性的治病或更好的健身需要,就应该加某些中药,进行药物泡脚。 用什么药物?普遍的作法是根据流传的经验,采用自备的,端午节采摘的艾草(包括枝叶整株)、花椒、白醋等材料泡脚,也不讲究剂量。这种方法,没有对个体差异的针对性,不是很好。 最好是请中医对你的体质进行辨析之后,特意为你开具的“泡脚方”,抓药专用。 比较省事的办法是,网购成品的泡脚药方。有十几味药的,也有二十几味药的;有针对个人的,也有全家都适用的。也都不贵,适合家庭常备。 这里单只说说用醋泡脚一法。 用醋泡脚是老年朋友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方法。用醋泡脚是热水泡脚的升级版。中医典籍记载,醋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等功效。热水泡脚时加一点醋,可以发挥醋酸的杀菌能力,软化角质,还可以让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老人手脚冰凉、精神不佳、身体畏寒等情况。 白醋泡脚方法如下:将2.5升左右的水量放入脚盆中,同时倒入半碗约150毫升白醋,水温以脚感温热为宜,不超过45℃;水深应盖过脚面,未盖过脚面应增加水量。 其他药物泡脚法类似,不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