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53|回复: 35

故地重游

[复制链接]

269

主题

4085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45371
发表于 2025-2-21 11: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上海杨浦区



    春节前夕我与家人到泉州旅游,1月26日顺道让儿子陪同我去围头半岛当年当兵的地方看一看,我们在金井镇住了一晚,第二天来到围头村。当地为了纪念五八年金门炮战,建造了《围头八.二三战地公园》和国防教育基地。当我看到当年的炮位和安业民烈士纪念碑,触景生情,禁不住回忆当年在这里当兵的情景。
  1962年夏天,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认为大陆正处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人心不稳,于是企图反攻大陆。台湾海峡局势十分紧张,战争风云一触即发。
  当时我们在东海舰队训练团当兵已一年,正全神贯注的学习军事专业知识,准备八月份分配到各海军舰艇部队,六月中旬训练团突然接到命令,要求训练团官兵报名支援福建前线。
  部队经过政治动员后,我们都是热血青年军人纷纷报名到福建前线打仗去,我也写了申请报告坚决要求上前线,训练团批准了三百名表现比较好的新兵支援前线,我被批准了,这是我人生又一个转折点。
  东海舰队司令部从舟山基地和上海基地共抽调了六百人,在上海集结组建成支前营共6个连,于六月二十七日开赴前线,晚上九点我们在上海火车站西站乘坐“闷罐子”的货车,上了车里面黑漆漆的,我们就坐在背包上。车内热得不得了,车门是不能关的,直到火车开动后,风从车门外吹进来才觉得好了一点。
  火车进入江西后铁路被暴雨冲毁,铁道兵在紧急抢修,由于路况不好一路上开开停停,开了三天才到达厦门,部队在厦门休整了两天,然后“支前营”人员被分配到各部队,我们1连被分配到海岸炮兵独立第三十八营。
  海岸炮兵独立第三十八营是一个副团级单位,直属厦门海军基地领导,下属有150、151和121三个岸炮连,驻守在泉州市围头半岛  
  我们一百余人乘坐军用卡车从厦门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现在高速公路只要一个小时)的颠沛到达了泉州市围头半岛岸炮150连。
  150连在围头半岛最前沿,与敌金门岛仅一水之隔,距离只有十公里左右。天气晴好时,在望远镜里可以清晰地看到金门岛上敌人的军车、坦克和大炮。自从五八年“八.二三” 金门炮战后,双方经常相互炮击,一直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
  150连有四门口径130毫米的苏制海岸炮,与军舰上的舰炮一模一样都有装甲炮塔,只是固定安装在海岸边而已。它由中央指挥所(连长)控制射击,射速快命中率高,是当时我军比较先进的武器,在(八.二三)金门炮战中发挥了很大威力。岸炮阵地距离海边有三百米左右,岸炮后面大约一百米有一座小山丘叫广山,高度不到五十米,连指挥所就设在山头上。
  岸炮连附近有个村庄叫围头村,这是一个大村有一千多户人家。这里属于侨乡,所以村里的许多房屋是二、三层楼的别墅,建筑风格都是模仿南洋的房屋式样很漂亮。但是五八年金门炮战中许多房屋被金门岛“ 国军 ” 的炮火炸毁了,走进村里到处是断墙残壁,很多村民都撤离了此地,显得有些冷落和凄凉。
  针对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计划,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是: “ 把敌人放进来关门打狗! ” 因此陆军部队都撤离到二、三线了。由于海岸炮兵部队无法撤离,上级命令我们就地抗击。根据情报分析,敌人很可能依托金门岛的火力支援对我围头半岛发起登陆行动,如果敌人真的在此登陆,可以设想战斗将是非常残酷的,150连乃至整个三十八营可能是全军覆没。
  支前营1连一百余人住在围头村的村民家里,我们这个排住在一座破旧的钢筋水泥建造的别墅,虽已被炮弹炸得千疮百孔,但是有几个房间还可以住人。
  排长把我们班安排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大家把床板铺好后,我走到露台上就看到远处海里的金门岛,仿佛象只大海龟趴在海上。我想如果现在敌人向这里开炮怎么办,正在胡思乱想时突然听到一声呼啸声,接着海边响起了炮弹沉闷的爆炸声,房子也跟着颤抖了一下,150连的山头上立即响起了阵阵刺耳的警报声。排长大声的喊着: “快跑!敌人打炮了! ” 我们急急忙忙的跑到附近的防炮隐蔽部去,在隐蔽部里大家有些紧张,我们刚到这里敌人就来了一个下马威。这时三十八营安排我们住宿的一位后勤助理员笑着对大家说:“ 你们别怕,敌人经常向大陆打炮,但是他们怕我们还击,不敢向我军阵地和老百姓村里开炮,一般炮弹只落在海边的礁石上。当然也不能大意,防炮还是必须的。 ” 大家听了以后心情也都放松下来了。
  我们这个连队的主要任务是协助150连修筑防御工事,一个排负责挖战壕,一个排负责挖防坦克壕沟,还有一个排配合工兵挖坑道。
  那时海岸炮兵阵地周围没有什么防御设施,连铁丝网都没有,陆军炮兵部队也一样,老百姓都可以随便到阵地里来,据说是为了体现军民一家。
  我所在的这个排的任务主要是环绕炮兵阵地挖一圈防坦克壕,防坦克壕顶宽八米、深四米、底宽五米,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任务。
  南方的夏天特别炎热,酷阳下战士们每天汗流浃背挥动洋镐和铁锹紧张地挖掘壕沟,蓝色的海军衫映出白花花的盐渍。这里的土质虽然是红色的沙岩土比较坚硬,但是大多数用洋镐铁锹还是可以挖得动,少数地方挖不动就必须打炮眼进行爆炸。
  我经过崇明岛围垦的锻炼,这次修筑工事尽管非常艰苦,但是很快就适应了。无论用洋镐刨土还是铁锹挖土都得心应手比较熟练,而且还学会了打炮眼,抡起七、八磅重的锤子能够准确的打在钢钎上。
  由于整天在湿热的环境下施工,我和一些战士下身得了一种叫“ 绣球疯 ”的湿疹,开始时是一个个小包包其痒难忍,抓破后流黄脓水又疼痛无比,走路都有些困难。军医给了我们一些药粉,告诉我们收工后一定要洗干净,然后撒上药粉,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才逐步好转。
  收工后没有地方洗澡,幸好我们所住房子的院子里有口水井,每天大家就在水井边冲洗。我那时年轻不懂事,只觉得阴凉的井水冲在身上很舒服,这样就埋下了隐患,后来渐渐的得了关节炎,至今关节疼痛的毛病还时时困扰着自己。
  那时国家依然处在经济困难时期,部队的伙食很差,平时以茄子、辣椒和南瓜等蔬菜为主,每个星期只能吃到一次肉。有的战士编了顺口溜调侃我们的伙食: “ 早饭是辣椒炒茄子,中饭是茄子炒辣椒,晚饭是茄子辣椒一起炒!”
  生活尽管如此艰苦,但是战士们备战的积极性依然高涨,我们排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二千多米长的防坦克壕全部挖好。
  接着又开始修筑碉堡和地堡,基础都是是用花岗岩石头砌成,顶部用钢筋水泥浇筑,上面再培上泥土并且种植小树和草皮,有些地堡修筑在山上的岩石下面非常隐蔽。
  每天我和其他三个同志冒着烈日到采石场,一起扛着五、六百斤重的花岗岩条石上车,然后运到阵地再扛到施工现场。海军工程兵有一个技术员在现场指导,还有当地两个老百姓工匠协助我们修筑碉堡,根据他们的要求把条石安放在指定位子,再用水泥固定。
  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抢修工事基本完成了。上级下达命令,我们支前营人员重新安排,训练团来的新兵就地分配,我和其他一些同志共计五十人都分配在150连,组建为步兵加强排。步兵加强排实质上是海军陆战队,配备了比较强的武器,有一个高射机枪班,配备四挺口径12.7毫米高射机枪,一个无坐力炮班,配备两门口径75毫米无坐力炮,一个火焰喷射器班,三个步兵班,每个班配备轻重机枪各一挺。我们这个排的主要任务是抗击敌人登陆,保卫海岸炮兵阵地。
  我被分配在步兵班,发给我一支崭新的步骑枪,橙黄的木枪托,乌黑的枪管,我十分喜爱这支枪。这种步枪比苏式步枪短,上面有折叠式三角刺刀,可以压五发子弹,是骑兵用的步枪。但是射击时打一发必须拉一下枪栓,与后来的半自动步枪及自动步枪相比较是很落后的。
  为了提高步兵排的军事素质和技能,营部请来陆军教官来训练我们。主要学习步兵的匍匐前进、利用地形地物射击、如何使用手榴弹和手雷,还学习了刺杀动作。步兵的各项训练让我学到了基本的军事技能,在作战中可以更好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夜里金门岛敌人经常乘坐快艇靠近我大陆沿海,然后穿上蛙衣,从海里爬到我方阵地,或者潜入老百姓村庄,抓捕我方人员和进行破坏活动,我们称他们为“水鬼”。
  为了防止金门岛敌人到大陆骚扰,夜里我军民在沿海一线普遍设立潜伏哨。岸炮150连负责围头半岛右侧一线五百米左右的海滩。战士们经过一天的紧张训练或施工,大家已经感到筋疲力尽多么想早点睡觉,但是每天晚上九点以后,我们以班为单位必须到海边放潜伏哨,在班长的带领下战士们忍着蚊子的叮咬,默默地注视着海上的动静,每次要潜伏两个小时才能换岗。
   十一月中旬我们的训练基本结束了,上级决定进行实弹抗登陆军事演习。指导员进行了“战前”动员,全连指战员群情激昂同仇敌忾高呼:“不怕牺牲!消灭敌人!”“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
  演习开始了,敌人向我阵地“狂轰滥炸”,高射机枪对空中目标(气球)射击,我连和兄弟连的海岸炮一起向海上(敌舰艇)开炮,雷鸣般的炮声震撼着整个阵地。我们步兵排全副武装的在隐蔽部待命,敌人的“轰炸”和“炮击”停止了,开始向我滩头登陆,我们排迅速沿着战壕向前沿阵地出击。
  阵地离海滩只有二百米左右,我们一进入阵地,无坐力炮就向海滩上的坦克靶射击,火焰喷射器喷出一条条火龙,各个班的轻重机枪一起向海滩上的“敌人”(靶子)扫射。刹时间只见阵地前硝烟弥漫,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响成一片。
  我进入阵地后,心里有些发慌,那年我十八岁第一次经历这样炮火连天的场面。在掩体后面急急忙忙把子弹压进弹仓,由于紧张压子弹时弹夹把右手的手掌划了一条很深的口子鲜血直流,枪托上全是红殷殷的血迹。此时我也顾不了那么多,赶紧瞄准沙滩上的“敌人”(靶子)扣动板机射击,子弹发射出去了,枪的后坐力一次次重重地冲击着我的胸肩,十发子弹打完后也不知道有没有打中。
  突然班长大声的叫着:“同志们!敌人冲上来了!快!扔手榴弹!”我赶快把两颗手榴弹向沙滩上扔了出去,然后快速的蹲在掩体下面,只听到一阵阵“咣!咣!”的爆炸声,仿佛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这时我感到全身热血沸腾,一颗紧张的心也随着爆炸声一起震动。
  班长看到我流血了,查看受伤的情况,马上叫卫生员给我包扎伤口。演习结束了,我受到了连嘉奖,表扬我轻伤不下“火线”。
  由于我军严阵以待,蒋介石不得不放弃反攻大陆。1963年5月步兵排撤销,我被分配到岸炮151连,担任方向瞄准手,第二年担任班长,1965年3月提干任火力排排长,同年5月到东海舰队教导大队参谋培训班学习半年,结业回来后调营部任训练参谋和作战参谋。
  1968年5月两岸形势缓和,上级决定撤销围头半岛海岸炮兵,各个岸炮连分别调往福建其他驻地,我隨营部调往浙江舟山基地,重新组建新的海岸炮兵营。
  在福建前线的6年里让我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在我人生之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如今有生之年还能再次故地重游,甚感欣慰。

         
      1月26日我来到围头半岛的金井镇,入住万佳国际酒店,想不到这个边陲小镇有如此豪华的大酒店,完全颠覆了我原来的印象。
      对金井镇的印象,回溯到六十多年前。那时的它,只有一条不足百米的商业街,街道两旁的店铺稀稀落落,商品种类也少得可怜,还有那破破烂烂的老街。可这次故地重游,曾经狭窄的街道变得宽阔平坦,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繁华的商场、热闹的餐厅随处可见,车水马龙间,尽显一座繁华集镇的蓬勃生机。

         
       从宾馆的窗户向外眺望,只见高楼林立,层层叠叠地向远方延展,曾经那片破旧的景象早已消失不见,身处一隅,眼前这焕然一新的景象,让我满心都是震撼与感慨。岁月的变迁,给这个小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破旧不堪已成为过去。

        
      围头村距离金井镇约5公里,第二天来到围头村原150 连营地,当地为了纪念五八年八.二三金门炮战,建设了八.二三战地公园和炮击金门国防教育基地,保留了原来的炮位和坑道等。

           
          我在八.二三战地公园雕塑前留影。

        《参观围头八二三战地公园有感》            
             当年炮战震金门,
             弹雨纷飞天地昏。
             今日留影雕塑下,
             和平统一慰忠魂。
  
            
       海岸炮原来都是**在外面,58年金门炮战中伤亡较大,后来才建造了钢筋水泥的隐蔽部。我在原150连炮位前留影。

            
       看到这张 1967 年 11 月拍摄的老照片,记忆瞬间被拉回。那时我前往 150 连考核训练,在炮位前留下了这珍贵的影像。而这,正是安业民烈士牺牲的炮位。

      
       这座钢筋水泥的别墅,58年炮击金门时,是海陸军炮兵联合指挥部,当时被炮火打得千疮百孔。1962年我们到达时,作为临时居住地,我在此住了近一年。现在依然保留着,这座别墅见证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如今,它作为国防教育的实例,提醒人们铭记历史。

         
       58年陸军炮兵与海军一起参加了炮击金门的战斗,这是公园内陈列的陸军122毫米加农炮。

         
       当年我们建造的坑道,通向各个炮位和碉堡。

           
      当年为应对可能的敌人登陆,我们建造的碉堡,如今依然保留着,成为历史的遗迹,提醒我们曾经的艰难岁月和无数人的奉献。它们不仅是军事防御的象征,也反映了当时军民团结、共同抵御敌人的决心。     看到这些碉堡,确实令人感慨。它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同时也激励我们继续前行,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

           
       安业民烈士在58年金门炮战中,为了保护火炮,在战火中坚守到最后一刻,他的英勇无畏令人动容。英雄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永远不会被遗忘。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朱德元帅为安业民烈士题字的纪念碑,矗立在那里,它不仅是对安业民同志个人的崇高敬意,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传承他们的精神!

         
     岸炮38营和151连距离围头村约2公里,由于是军事要地,地图上找不到,时过境迁几经周折才找到,这里已经成为海警部队、武警部队和海军陸战队的驻地。远远地看到151连的炮位还在半山腰,此地是武警部队的驻地,我向哨兵出示了退役证书,哨兵向连长汇报后,我得以进入并登上炮位。虽然时间过去了六十多年,但炮位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样子,维护得很好。小战士告诉我这是二炮位,正是当年我担任二炮班长和火力排排长的地方,他热情地为我拍照留念。
     这次故地重游,让我再次感受到那段军旅生涯的独特与珍贵,那些青春年华,那些热血时光,永远是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

         
            厦门、金门和围头半岛示意图

         
        

      

评分

参与人数 10金币 +90 收起 理由
筱亭 + 8 赞一个!
月婵 + 10 赞一个!
老谟深虑 + 10 赞一个!
闲云 + 8 很给力!
西湖 + 10 赞一个!
蓝朵1111 + 8 赞一个!
书香 + 10 赞一个!
山里娃 + 8 赞一个!
微尘 + 8 赞一个!
风清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11

主题

730

回帖

2万

积分

蓬莱仙人

积分
22357
发表于 2025-2-21 12: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济南
峥嵘岁月稠

232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531
发表于 2025-2-21 13: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细读吴老师美文,朴实流畅的文字,真实讲述了当年峥嵘岁月的故事,老师有着辉煌的青春岁月,在和平年代的艰苦奋战同样是感人至深,几十年过去,故地重游,战地黄花分外香,日新月异的巨变让老师感慨万千,您很幸运,还能继续来到这奋斗过的地方,见证着巨变的奇迹,让我们跟着您的镜头文字漫游,有着非凡的意义!
   看到了您当年的英俊潇洒,也欣赏到您如今的神采奕奕!您和家人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蛇年春节!他们来到了您年轻时的奋斗之地,将由衷的敬佩您而为您骄傲!
祝福老师春日吉祥如意!

150

主题

5963

回帖

3万

积分

蓬莱仙人

积分
30924
发表于 2025-2-21 13: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杭州
吴老师的精彩文章,给我们上了一堂很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大有启迪和感受,谢谢老师分享了,下午好!

724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蓬莱仙人

积分
74392
发表于 2025-2-21 14: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
我的二哥也在那个时期到福建前线服兵役,在泉州,厦门,莆田,漳州一带,担任测地兵,每天爬山越岭,艰苦奋斗。八年后复员。

144

主题

6011

回帖

3万

积分

蓬莱仙人

积分
36055
发表于 2025-2-21 14: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黑龙江
吴版,下午好!我用一中午的时间拜读了您的这篇游记,感触颇深......您用朴实流畅的文字,真实再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共同经历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青春岁月总是充满激 情与梦想,它在您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无法抹去。您的回忆,不仅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这段历史,更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这些文字,让我在品味历史的同时,也深深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今,昔日的战场已成为和平的象征,金门炮战虽已成历史,但其教训和启示仍值得深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两岸应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刻,我想说,感谢您用如此真挚的文字,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如此生动、如此感人的历史画卷。您的这篇文章,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和鼓舞。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和力量,继续前行,在未来的道路上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篇章。
最后,春妮以最真挚的感情向您致敬!希望您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保持活力,健康快乐!笔耕不辍!多多保重!

570

主题

3万

回帖

1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26750
发表于 2025-2-21 15: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北石家庄
欣赏了你的图文并茂的佳作——故地重游,赞一个!

60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7870
发表于 2025-2-21 15: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陕西
时隔一个花甲,老兵故地重游。
回忆往昔岁月,豪情充满心头。

257

主题

9386

回帖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80554
发表于 2025-2-21 15: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
很震撼,也很激动,此行故地重游,抚今追昔,怎不感慨系之!
吴老师叙事文层次感强,在图文并茂中忆往昔,话从前,书香膜拜!

71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48139
发表于 2025-2-21 15: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青岛
感人的回忆。用激 情的笔触写出了一段动人的历史。回忆细致、生动。图片动人。点赞。你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值得赞佩!
蓝朵欢迎你的到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离退休论坛 ( 浙B2-20100176 )

GMT+8, 2025-7-7 13:22 , Processed in 0.0915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