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40 天 [LV.5]常住居民I
东南竹箭
 
- 积分
- 989
|
作品类型:原创
本帖最后由 世杰老张 于 2021-4-4 20:36 编辑
[原创] 耄耋之岁游黄山

人云:“智者爱山”。某虽不智,但爱山尤甚。盘点一下我去过的高山,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台湾的阿里山,山东的泰山,河南的嵩山,四川的峨眉山,江西的庐山,浙江的雁荡山,山西的五台山,云南的玉龙雪山。还有乐山,石林,张家界,井岗山,象鼻山,八达岭等等,我也记不清了。
那位说啦:“冰凉棒硬的石头有甚麼好看的”。此言差矣。您可能住在云雾山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我居处平原,见石就奇。小时侯为争一粒石子,还跟发小打过架呢。
这且不提。说说我安徽黄山的情结吧。
60多岁那年,我在苏州买了去黄山的车票,一个姑娘伸着大母指对我说:“我真配服您,这麽大年记敢登黄山。那路可是险的很呀!”她这一赞扬到把我的腿吓软了。马上退了票。于今我已年近八十。今生不想留下遗憾,决意黄山走走。于是携妻自助游成行。
未到之时望文生义,心想那黄山可能是黄色的吧。来此听介绍方知,唐玄宗根据轩辕黄帝在这里采药炼丹得道升天的传说,故其名为黄山。
来到黄山景区(汤口镇)宿于宾馆。老板善意的劝我:“山高路险,老先生勿去了吧”。我道:“不远千里而来,哪有知难而退之理。”
次日登临翡翠谷。环顾四周峭壁若刀削斧砍一般。山陡弯多,那山泉直泄下来,力有千斤,声若龙吟虎啸。水遇巨石阻挡怒而飞贱,所以形容为飞水最为恰当。至于形成之谭,就似散落的宝石了。
登上缆车。凌空于深不见底的岩壑之上。向下看足下万豁,抬头看千山压顶。人在其间,只如一蚁。约十多分钟抵达玉屏峰。值班人说道:“您老不恐高已属不易,再上需攀登十八里路,越五个山峰。不去也罢。”我道:“山高路遥,景色无边。吾意已决, 志不可夺”。
玉屏峰之左为天都峰,高1810米,其路况最为让人胆颤,为保安全,封了;右为莲花峰,高1864米,是黄山的一大高峰。光明顶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莲花与光明二山高差只有4米,在那样复杂的地形下当年旅行家徐霞客仅凭目测就能分出高低一二。令我不禁伸出拇指:“徐老,好眼神!”
看到“飞来石”。好大家伙!高12米、重600吨。底部只有1/3接触山峰。竟然纹丝不动。真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再向前是百步云梯。举目一望,危乎高哉,直上直下。吾妻弱弱的说:“通天云梯直插苍穹。一边是千丈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你还是望而止步的好。”我道:“为了领略“天下第一奇山”之美,我宁愿‘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在万山之中,我不辨东西。随众人移动,只在行走中回头一视惊异于我从云端下来了;向前一望惊异于我还要攀上那白云深处。纵览众人在山隙流动构成一条昂身挺进的巨大长龙。
所见怪石巧石众多。看那“夫妻谈心”石。她他自从盘古开天日,三皇五帝至于今,悄悄谈心不断,真让我忌羡。其他诸如“仙女绣花”,"仙女弹琴"“仙人指路”“喜鹊登梅”,“猴子观海”,"天狗望月”,“童子拜观音”“五老上天都”,"金鸡叫天都"......无不惟妙惟肖。当然也不要刻意较真。像不像三分样,其余七分靠想象。想象才能进入神话,想象才有诗韵。
钻山洞、上石阶、走栈道、越桥梁、蹬云梯、攀绳索......为安全计,“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向前走,不回头-----稍一回头便见身在凌空,惧甚。
乌拉,终于登上光明顶了!这里日光照射时长,又是观日出的佳处,故名。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看!风起云涌,“白浪”滔天。如果天气晴朗看那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霞光万道,天下皆白,那是多麽的壮观。
游毕。下山。回京。比我年龄小了许多的妻说:“你这大岁数竟能越过黄山,为我始料所未及,莫非神助?”我答:“非也。祖国山河之壮美,让我精气神倍增使然”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